病理學/創傷癒合的類型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病理學》 >> 損傷的修復 >> 創傷癒合 >> 創傷癒合的類型
病理學

病理學目錄

根據損傷程度及有無感染創傷癒合可分為以下三種類型。

1.一般癒合(healing by first intention)見於組織缺損少、創緣整齊、無感染、經粘合或縫合創面對合嚴密的傷口,例如手術切口。這種傷口中只有少量血凝塊,炎症反應輕微,表 皮再生在24~48小時內便可將傷口覆蓋。肉芽組織在第三天就可從傷口邊緣長出並很快將傷口填滿,5~6天膠原纖維形成(此時可以拆線),約2~3周完全 癒合,留下一條線狀瘢痕。一期癒合的時間短,形成瘢痕少(圖2-5)。

創緣整齊,組織破壞少


1.創緣整齊,組織破壞少

經縫合,創緣對合,炎症反應輕


2.經縫合,創緣對合,炎症反應輕

表皮再生,少量肉芽組織從傷口緣長入


3.表皮再生,少量肉芽組織從傷口緣長入

癒合後少量疤痕形成


4.癒合後少量疤痕形成

圖2-5 創傷一期癒合模式圖

2.二期癒合(healing by second intention) 見於組織缺損較大、創緣不整、哆開、無法整齊對合,或伴有感染的傷口。這種傷口的癒合與一期癒合有以下不同:①由於壞死組織多,或由於感染,繼續引起局部 組織變性、壞死,炎症反應明顯。只有等到感染被控制,壞死組織被清除以後,再生才能開始。②傷口大,傷口收縮明顯,從傷口底部及邊緣長出多量的肉芽組織將 傷口填平。③癒合的時間較長,形成的瘢痕較大(圖2-6)。

創口大,創緣不整,組織破壞多


1.創口大,創緣不整,組織破壞多


2.傷口收縮,炎症反應重

肉芽組織從傷口底部及邊緣將傷口填平,然後表皮再生


3.肉芽組織從傷口底部及邊緣將傷口填平,然後表皮再生

癒合後形成疤痕大


4.癒合後形成疤痕大

圖2-6 創傷二期癒合模式圖

3. 痂下癒合(healing under scab) 傷口表面的血液滲出液及壞死物質乾燥後形成黑褐色硬痂,在痂下進行上述癒合過程。待上皮再生完成後,痂皮即脫落。痂下癒合所需時間通常較無痂者長,因此 時的表皮再生必須首先將痂皮溶解,然後才能向前生長。痂皮由於乾燥不利於細菌生長,故對傷口有一定的保護作用。但如果痂下滲出物較多,尤其是已有細菌感染 時,痂皮反而成了滲出物引流排出的障礙,使感染加重,不利於癒合。

32 創傷癒合的基本過程 | 影響再生修復的因素 32
關於「病理學/創傷癒合的類型」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