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間韌帶損傷
A+醫學百科 >> 棘間韌帶損傷 |
棘間韌帶損傷介紹 棘間韌帶是連接兩個棘突之間的腱性組織,由三層纖維組成,其纖維之間交叉排列,易產生磨損。這兩種韌帶主要是防止脊柱的過度前屈,往往同時發生損傷。由於腰5-骶1處無棘上韌帶,且處於活動腰椎和固定的骶椎之間,受力最大,故此處棘間韌帶損傷機會也最大。
目錄 |
棘間韌帶損傷的病因
棘間韌帶損傷的病因及病理:
長期埋頭彎腰工作者,不注意定時改變姿勢;脊柱因傷病不穩定,使棘上、棘間韌帶經常處於緊張狀態即可產生小的撕裂、出血及滲出。如伴有退行性變,則更易損傷。這種損傷性炎症刺激分布到韌帶的腰神經後支的分支,即可發生腰痛。病程長者,韌帶可因退變、壞死而鈣化。棘上韌帶與棘突連接部可因退變、破裂而從棘突上滑脫。此外,因暴力所致棘上、棘間韌帶破裂,在傷後固定不良而形成較多瘢痕,也是慢性腰痛的原因。
棘間韌帶損傷的症状
棘間韌帶損傷的臨床表現:
多無外傷史。腰痛長期不愈,以彎腰時明顯,但在過伸時因擠壓病變的棘間韌帶,也可引起疼痛。部分病人痛可向骶部或臀部放射。檢查時在損傷韌帶處棘突或棘間有壓痛,但無紅腫。有時可捫及棘上韌帶在棘突上滑動。棘間韌帶損傷可通過B型超聲或MRI證實。
棘間韌帶損傷的診斷
棘間韌帶損傷的檢查化驗
腰1~腰3的棘間韌帶分為前部、前中部、中部和後中部四部分,腰4~腰5和腰5~骶1的棘間韌帶只有前、中、後三部分,各部分相互交叉排列。
棘間韌帶損傷的鑒別診斷
棘間韌帶位於相鄰的兩個棘突之間的較深處,其薄而無力,不如棘上韌帶堅韌。棘間韌帶有腰神經後支分布,和棘上韌帶起限制脊柱過度前屈的作用。
棘間韌帶損傷的併發症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腰背部的屈、伸動作常使棘突分開和擠壓,造成棘間韌帶的各部分間相互磨擦、牽拉和擠壓,日久可引起其變性。在此基礎上,一旦加上外傷的因素,該韌帶有可能發生鬆弛、破裂、穿孔,造成棘間韌帶損傷。且棘上韌帶在腰骶部多缺如,因此,在極度彎腰時,該處棘間韌帶所受拉力更大;當在膝關節伸直位彎腰時,骨盆被固定在旋後位,棘間韌帶受到高度牽拉,都是棘間韌帶損傷好發在腰骶部的原因。在腰4以上的棘間韌帶損傷,特別是斷裂,多合併棘上韌帶同時斷裂。
棘間韌帶損傷的西醫治療
棘間韌帶損傷的治療:
絕大多數可經非手術治療治癒。但因脊柱未行固定,受傷的韌帶無法制動,故不易短期內治癒。
1。出現症状後應儘可能避免彎腰動作,以增加修復條件。
2。局部注射皮質激素可明顯緩解症状。如同時用腰圍進行制動,則可縮短療程。
3。理療有一定療效。推拿、按摩對本病幫助不大,僅能緩解繼發性骶棘肌痙攣。
4。病程長、非手術治療無效者,有人行筋膜條帶修補術,其療效尚不肯定。
棘間韌帶損傷的護理
棘間韌帶損傷的主要臨床表現有明顯的外傷史,外傷後即感腰痛,疼痛及壓痛位置在兩棘突之間的正中處,重壓則疼痛加劇。勞累後及彎腰時,可使疼痛加重,休息後疼痛可暫時緩解,奴夫卡因局部痛點封閉後疼痛暫時緩解,待藥性消失後壓痛如前。腰部前屈功能受限。痛點封閉後拍腰椎前屈狀態下側位片可顯示棘突間隙增寬,腰棘間韌帶造影可發現部分斷裂、完全斷裂、鬆弛或發生穿孔。腰棘間韌帶造影雖有一定參考價值,但有病變而造影正常的可高達70%。
臨床中需注意:(1)單純棘間韌帶斷裂,主要見於腰5~骶1節段;(2)棘間韌帶損傷有時往往合併腰椎間盤突出症。
參看
關於「棘間韌帶損傷」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