鬆弛性下瞼外翻手術
A+醫學百科 >> 鬆弛性下瞼外翻手術 |
老年人因眼瞼皮膚、眼輪匝肌和內外眥韌帶鬆弛,致使下瞼失去固有張力而外翻者。
目錄 |
術前準備及麻醉
手術步驟
Kuhnt-Szymanowski術
1.下瞼中外2/3作瞼緣劈開,達瞼板下緣。
2.於外眥部順下瞼弧度,將瞼緣切口向顳上方伸延,長度約0.5~1.0cm,並於切口末端向下作一垂直皮膚切口,長度為1.0~1.5cm。
3.下瞼後層外1/3部分作一三角形切除,先從一側斜向切斷瞼板,用兩把有齒鑷夾持切口兩側相對拉攏,以恢復下瞼正常張力為準,根據重疊多少確定切除範圍,再從另一側相對的斜向切口,使之呈三角形缺損創面用5-0尼龍線作瞼板埋藏縫合。
4.將皮瓣向顳上方向拉緊,切除其多餘部分的皮膚與眼輪匝肌,分層間斷縫合。被拉向瞼裂以外的瞼緣組織應予切除。下瞼外1/3作全層褥式縫合,使眼瞼前後層密切接觸,或於瞼緣劈開處直接縫合。
Satter術
1.自下淚小點顳側至外眥部作瞼緣層間劈開,將下瞼分為前後兩層,前層包括皮膚與眼輪匝肌,後層包括瞼板與瞼結膜。根據眼瞼鬆弛程度,於眼瞼後層,淚小點顳側切除一個三角形的瞼板瞼結膜組織。於眼瞼前層的外眥部,也切除一個基底在瞼緣的三角形皮膚眼輪匝肌組織。大小宜略大於眼瞼後層的三角形組織。
2.於眼輪匝肌面作瞼板埋藏縫合,注意對齊瞼緣。分層縫合眼瞼前層三角形缺損區的眼輪匝肌和皮膚創緣。
Blaskovic術
1.於下瞼中央部距瞼緣2~3mm處平行瞼緣作皮膚切口。切口順瞼緣弧度向鼻上側伸延,長度為1cm,於切口鼻側端向下作垂直的皮膚切口,長度1.5cm。
2.在皮膚與眼輪匝肌間作潛行分離。下瞼內1/3全層眼瞼組織切除,切除範圍的寬度以使眼瞼與眼球密切接觸為準。
3.用尼龍線作瞼板埋藏縫合,注意對齊瞼緣。將皮瓣向鼻上側拉緊,切除多餘皮膚。
4.間斷縫合皮膚切口。
下瞼水平縮短術
1.於下瞼外眥部,順上瞼弧度,向顳下方作全層切口,長1.0~1.5cm。
2.將下瞼向顳上方牽拉,恢復下瞼正常張力後,切除多餘組織。
3.將下瞼的瞼板緣縫於外眥韌帶或相應處的骨膜上。
4.分層縫合眼輪匝肌和皮膚切口。
術中注意事項
縫合眼瞼後層時,盡量不在瞼結膜面縫合,否則術後異物感明顯。切除眼瞼後層三角時不宜設計在中央部,否則縫線可以導致角膜上皮擦傷。
術後處理
術後壓迫包紮,2天後首次換藥,後改為隔日換藥,7天後拆除皮膚縫線,10天後拆除瞼緣部縫線。
術後全身給予2~3天抗生素。
術後併發症及處理
1.矯正不足 大多由於切除範圍估計不足。下瞼水平縮短術中如瞼板創緣未與外側眶緣骨膜或外眥韌帶縫合,必將影響手術效果。輕症者可不予處理。明顯矯正不足的,可於術後2~3個月再次手術治療。
2.矯正過度 由於切除範圍過大所致,可導致縫合困難。處理方法為外眥切開,切斷外眥韌帶下支,即可順利縫合。下瞼水平縮短術如顳側全層眼瞼切除過多,實際上也即眼瞼缺損,可採用對側眼瞼瞼板,翻轉眶骨骨膜瓣,異體鞏膜等修復。
3.角膜上皮剝脫 瞼結膜面的縫線和線結摩擦引起。可於結膜囊內放置彌補物以減輕症状,也可於手術中作瞼板埋藏縫線避免術後引起角膜上皮剝脫。
關於「鬆弛性下瞼外翻手術」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