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產科學/外陰白色病損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婦產科學》 >> 女性生殖系統炎症 >> 外陰白色病損
婦產科學

婦產科學目錄

外陰白色病損指外陰皮膚變白的病變,以往稱外陰白斑。由於半數外陰癌外陰白色病變史,曾認為它就是癌前期病變,但最近的研究證明任何角化上皮長期受潮和溫熱的刺激,皆將增厚變白,不是癌前期病變。

主要臨床症状外陰瘙癢

外陰白色病損亦稱外陰營養不良,系外陰上皮結構不良,無腫瘤改變。可分為三種類型:

1.增生型 病變呈白色或紅色,占外陰營養不良的一半。組織學特點是表皮突變鈍或變寬,角化過度,真皮內有慢性炎細胞浸潤

2.硬化萎縮苔蘚型 表皮變薄,釘突消失。上皮細胞層減少,基底細胞層結構破壞,水腫

3.混合型兼有上兩種類型的病理改變。

約10%的外陰白色病損有不典型增生的上皮。不典型增生可保持原狀、恢復正常或進展為原位癌。因此,外陰白色病損伴有不典型增生時方可稱為癌前期。

處理以藥物治療為主。增生型可塗1%氫化考的松軟膏每日一次,共6周。硬化萎縮苔蘚型可塗2%丙酸睾丸酮油膏每日三次(每次約8~10mg)共6周或至症状消失,然後每日一次共4~6個月。有重度不典型增生時,應用甲苯胺染色,確定範圍後行局部切除,鄰近皮膚用氫化考地松膏治療。

32 淋病 | 月經病 32
關於「婦產科學/外陰白色病損」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