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學總論/凍傷
醫學電子書 >> 《外科學總論》 >> 燒傷與凍傷 >> 凍傷 |
外科學總論 |
|
凍傷是在一定條件下由於寒冷作用於人體,引起局部的乃至全身的損傷。損傷程度與寒冷的強度、風速、濕度、受凍時間以及局部和全身的狀態有直接關係。在寒冷地區不論平時戰時均可發生凍傷,尤其在戰時,由於飢餓、疲勞、野外作業,或戰鬥持續時間較久,以及夜間長途行軍,禦寒設備不足或鞋襪不適等。凍傷往往急劇增多,甚至成批發生,造成非戰鬥減員,對部隊戰鬥力影響很大。據不完全統計,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1914-1918)法軍凍傷約12萬人,英軍凍傷8萬4千人,意軍凍傷近30萬人,德軍凍傷1萬3千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軍 凍傷11萬2千人,美軍凍傷9萬人。韓戰中,美國侵略軍後送的5萬名傷員中約一半是凍傷。我志願軍在抗美援朝期間,據東北軍區抗美援朝統計資料:1951年凍傷傷員佔全部收容數的15.2%(其中下肢凍傷佔90.8%,上肢佔9.2%),根據在入朝參戰的第二次戰役中(1950年11月25日-12月24日),三個軍發生的4萬4千餘名傷員中,凍傷占近3萬名(68%)。
依損傷的性質凍傷可分為凍結性損傷與非凍結性損傷兩類。
凍結性與非凍結性的損傷的區別,主要在於受損傷時環境的溫度是否達到組織冰點以下和局部組織有無凍結史而定。在實際遇到的傷員中,以局部凍傷最為常見,臨床上通常所說的凍傷,即指此類損傷。有時輕微的局部凍傷與凍瘡往往不易區別。此外,也有以損傷進行分類的,即分為全身性損傷(包括凍僵與凍亡)和局部性損傷(包括凍傷,凍瘡,占壕足,浸泡足(手)等)。
局部性損傷多發生於身體暴露部位,如足,手,耳和顏面等。其中以足部尤為多見,據統計約佔凍傷總數的半數以上。例如抗美援朝期間我志願軍某部統計的後送凍傷傷員中,下肢凍傷佔97.3%,上肢佔2.7%,但平時與戰時也略有不同,據某寒區部隊近年凍傷的統計,足佔52.8%,手佔36.5%顏面佔11.7%(耳鼻)。
參看
特殊原因燒傷及特殊部位燒傷 | 凍結性損傷 |
關於「外科學總論/凍傷」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