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檢驗學/脫落細胞塗片的觀察與診斷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臨床基礎檢驗學》 >> 脫落細胞檢查 >> 脫落細胞檢查技術 >> 脫落細胞塗片的觀察與診斷
臨床基礎檢驗學

臨床基礎檢驗學目錄

一、塗片觀察的方法

為提高診斷率和防止造成差錯,檢查塗片前必須嚴格核對塗片編號,了解送檢單上填寫的全部資料;閱片要全面、認真、細心觀察。

因塗片中細胞成分分布極為分散,所以顯微鏡觀察時必須按順序視全張塗片,用推進器從左至右。自上而下移動,仔細觀察每一個視野,歸後將蓋片邊緣亦做仔細檢查,經防止漏診(圖20-1)。

觀察切片的移動法


觀察切片的移動法


圖20-1 觀察切片的移動法

A錯誤的玻片移動法

B正確的玻片移動法

塗片細胞學檢查十分重視低倍觀察,先宏觀塗片中各種細胞成分,發現異常細胞時,再轉換高倍視野,仔細觀察細胞結構,明確性質,做出正確診斷。

二、提高細胞學診斷率的要領

(一)細胞學診斷的書寫方式

細胞學檢查癌細胞的診斷方式分為直接法和分級法。

1.直接法:根據細胞學檢查結果,直接寫出關於疾病的診斷如痰抹片檢查結果為「倆支氣管鱗癌」。

2.分級法:將塗片中細胞學檢查發現的細胞變化,用分級方式表示。它的優點是能真實地反映細胞學所見。較這客觀。目前有三級、四級、和五級三種分類方法。五級分類法過於繁瑣,實際應用中較難掌握。因此國內仍常用三級或四級分類法,該兩種分類法較為簡單明確,易於掌握,能夠更準確地反映塗片的本質。

(1)三級分類法:將細胞學檢查結果分為陰性,可疑和陽性三級。

Ⅰ級:陰性:無核異質細胞,塗片中均為正常細胞或一般退變細胞。

Ⅱ級:可疑。塗片中發現核異質細胞,但不能肯定的是腫瘤細胞,應重複送檢。

Ⅲ級:陽性。塗片中發現典型癌細胞,有時根據癌細胞形態特徵及分布,初步進行分類。

(2)四級分類法:將細胞學檢查結果分為陰性、核異質,可疑和陽性四級。

Ⅰ級:陰性。

Ⅱ級:核異質。塗片中發現少量核異質細胞,由高度炎症增生所致。

Ⅲ級:可疑。塗片中見重度核異質細胞,其形態基本符合惡性腫瘤細胞標準,但數量過少,還不能完全排除癌前期病變或高度炎症墳生的可能,建議臨床重複送檢。

Ⅳ級:陽性。

(3)五級分類法

Ⅰ級:無核異質細胞。

Ⅱ級:少量輕度核異質細胞,但無惡性證據。

Ⅲ級:有較多重度核異質細胞,但不能肯定為惡性。

Ⅳ級:有大量重度核異質細胞,但仍缺乏典型惡性腫瘤細胞的證據。

Ⅴ級:發現典型惡性腫瘤細胞,根據其細胞形態,作出初步的分類。

(二)提高細胞學診斷的要領

1.熟練掌握病理學:脫落細胞來自組織,所以是病變組織的部分反映,具有踏實的病理學基礎,才能對千變萬化的脫落細胞形態作出正確的判斷。

2.多思考、多比較:塗片中細胞成分,背景成分以及細胞變性程度等每例各不相同,閱片時要分析思考和比較,最好用塗片中某一背景成他,如淋巴細胞紅細胞標本

3.密切結合臨床:多與臨床醫生聯繫,了解臨床症状,化驗及影像診斷結果,避免盲目性。

4。認識脫落細胞學的局限性:無充分證據,寧可保存守一點。未肯定的報告對臨床亦有參考價值。

5.了解各種染色的特性和優缺點因不同染色方法,細胞表現差別很大。

(三)細胞學診斷的誤診原因

細胞學診斷誤診造成臨床診斷的錯誤,以致影響對患者疾病的診斷治療。誤診形式有假陽性和假陰性兩種。前者是在非腫瘤患者塗片中找到所謂的癌細胞;後者是在腫瘤患者塗片內未找到癌細胞。

細胞學檢查從取材到最後診斷,任何一個步驟處理不當,均可產生誤診。引起的誤診原因有以下幾種:

1.標本取材不當:未取到真有癌細胞部分,如痰液製片時未仔細選擇有效病理成分;或患者咳痰方式不對,未採集到支氣管深部分泌物等。

2.標本不新鮮:細胞學檢查標本必須在採集後1-2小時內塗片,立即固定,以防止細胞自溶

3.編號錯誤:會發生誤診嘏造成醫療事故。故送檢標本、申請單、塗片、報告單編號後應仔細核對,避免出現差錯。

4.細胞污染:塗片在固定和染色過程中,不斷有細胞脫落於試劑中,這些細胞有可能粘附在其它患者塗片上而造成誤診,故要經常過濾或現換試劑。

5.觀察不仔細或方法不正確而發生的漏誤。

6.腫瘤細胞分化好,與正常細胞不易區別。

7.經放療化療後,正常上皮細胞射線作用,有明顯的形態學改變,吻誤診為癌細胞。

32 脫落細胞標本採集和塗片製作方法 | 各系統脫落細胞檢查 32
關於「基礎檢驗學/脫落細胞塗片的觀察與診斷」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