喙突胸小肌症候群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喙突胸小肌的後方通過到上肢神經血管束。Wright在1945年就發現正常人當上肢過度外展時出現神經血管束的壓迫,這是因為神經血管束被拉緊同時又受胸小肌的壓迫所致。受壓的部位在鎖骨下動脈過渡到腋動脈的部分。在解剖標本與在手術台上都可以證明這種壓迫的機理。

目錄

喙突胸小肌症候群的病因

在正常情況下,上肢過度外展雖然血管神經束受壓,但並不表現症状。而當喙突骨折畸形癒合胸小肌增厚時就會出現症状。這是因為神經血管束被拉緊同時又受胸小肌的壓迫所致。受壓的部位在鎖骨下動脈過渡到腋動脈的部分。

喙突胸小肌症候群的症状

一、症状

本病好發於肌肉發達、矮胖、頸粗的青年人,多於工作時發病。手與手指脹滿感前臂手指有麻木及麻刺感。

二、體征

最明顯的體征是在喙突胸小肌壓痛,在此處加壓後可使前臂、手、手指麻木、麻刺等症状重複出現。患肢過度外展可阻斷橈動脈的搏動。

喙突胸小肌症候群的診斷

喙突胸小肌症候群的檢查化驗

本病依據臨床表現一般可做出診斷,輔助檢查手段多採用X線檢查,用X線檢查可以發現較一般情況下為大的胸小肌等壓迫神經的現象。

喙突胸小肌症候群的鑒別診斷

胸小肌症候群頸肋症候群前斜角肌症候群肋鎖症候群、以及過度外展症候群,現在統稱為胸廓上口症候群。本症需與神經根型頸椎病的區別,可用Procaine液在壓痛點(前斜角肌著點)進行封閉,若為頸椎病,局部封閉後症状消失,若為胸廓上口症候群,則鎖骨動脈、鎖骨上靜脈受壓症状不變。

本病作為胸廓上口症候群的一種,還需與下列病症鑒別:腕管症候群尺神經管綜合證、肩腱袖病、肢端感覺異常、頸椎病、脊髓空洞症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進行性肌萎縮肺溝瘤症候群(肺尖葉瘤累及臂叢、肺尖可見陰影)等。

喙突胸小肌症候群的併發症

本病患者可出現喙突胸小肌壓痛,在此處加壓後可使前臂、手、手指麻木、麻刺等症状,除此之外較少有併發症的報導。

喙突胸小肌症候群的預防和治療方法

對於本病的患者,調換工作可能有所緩解。按摩有一定療效。有報導用中醫推拿手法可治療。對於保守治療失敗的患者,可採用手術治療。主要需將胸小肌自抵止點處切斷,以松解壓迫減輕或消除症状

喙突胸小肌症候群的護理

本病無有效的預防措施,調換工作可能對病情會有所緩解。按摩有一定療效。

參看

關於「喙突胸小肌症候群」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