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蚘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吐蚘,證名。指嘔吐蛔蟲。蛔古作蚘,即吐蛔。出《傷寒論.辨厥陰病脈證並治》。《仁術便覽》卷四:「吐蛔蟲,以苦楝根為君,佐以二陳湯。」上方意在驅蚘止吐。亦可用安蚘法。《景岳全書》卷二十:「凡吐蚘者;必因病而吐蚘,非因蚘而致吐也。故不必治其蚘,而但治其所以吐,則蚘自止矣。」因胃火而吐蚘者,但清其火,火清而蚘自靜,輕者抽薪飲,甚者萬應丸。因胃寒而吐蚘者,但溫其胃,胃暖而蚘自安,用烏梅丸。因胃虛無食而吐蚘者,此胃氣大虛之候,速宜補胃溫中,用溫胃飲理中湯、聖術煎。《張氏醫通》卷四:「吐蚘有寒、有熱、有寒熱交錯。寒則手足厥逆,吐出之蚘色淡白者,理中東加烏梅黃連蜀椒;甚則蚘死而形扁者危矣。熱則蚘色赤而多,且跳動不已,安蚘丸主之。寒熱交錯,則病者靜而復時煩,得食而嘔,蚘聞食臭出,其人當自吐蚘,烏梅丸主之。」使君子鶴蝨蕪荑檳榔等均有驅蚘作用。

關於「吐蚘」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