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狀結腸直腸切除端端吻合術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乙狀結腸直腸切除端端吻合術(Dixon)

此術又稱直腸前側切除術可全部在腹腔內進行,省略了會陰部手術且不損害括約肌的功能,生殖泌尿系的併發症也較少;但吻合術盆腔深處進行,比較困難,直腸沒有漿膜覆蓋,易發生吻合口漏,如果盆腔深處的淋巴結有轉移,就有切除不夠徹底的可能。  

目錄

適應症

1.腫瘤下緣在肛門口以上超出12cm的直腸、乙狀結腸

2.局限在乙狀結腸下段和直腸上段的多發性息肉。  

術前準備麻醉

同經腹、會陰直腸肛管切除術。  

手術步驟

1.切口 左側正中旁切口。

2.探查腹腔 檢查病灶部分有無轉移灶,決定手術的切除範圍,並估計操作中可能遇到的困難。對癌腫病人,切除範圍應向上距癌腫至少6cm,向下3cm~5cm,在肛提肌以上至少2.5cm,以利吻合。

3.分離乙狀結腸系膜根部 用紗布帶紮緊腫瘤兩端的腸腔,在系膜根部縫扎腸系膜下動、靜脈。再切開乙狀結腸系膜根部兩側的後腹膜,向上直達脾曲,向下達直腸膀胱凹(女性達直腸子宮凹),分離腹膜後脂肪和淋巴結。

4.分離、結紮腸系膜血管 根據準備切除的範圍分離出腸系膜下動、靜脈根部,清掃附近淋巴結,再結紮血管

5.分離直腸前、後間隙 根據切除範圍分離直腸前、後間隙,使直腸前側與膀胱後壁(女性為子宮)分離,後側與骶骨岬部分離。

6.切斷乙狀結腸系膜 從準備切除腸段上端部位至腸系膜下動脈結紮處切斷乙狀結腸系膜,結紮系膜內血管分支。

7.切除病變腸段 在兩把止血鉗之間切斷乙狀結腸上段,再在兩把直角鉗(或支氣管鉗)之間切斷直腸上段,切除病變腸段。

8.乙狀結腸直腸端端吻合 對攏乙狀結腸與直腸斷端作端端吻合。先用絲線間斷縫合後壁漿肌層(直腸只有肌層)。切除鉗夾部分後,用2-0腸線間斷縫合後壁全層,線結打在腸腔內。再用腸線間斷內翻縫合前壁全層。最後,用絲線間斷縫合前壁漿肌層。

9.置引流條 在吻合口後側置一香煙引流,經腹部切口下端引出。

10.縫合後腹膜 縫合後腹膜,使吻合口位於腹膜外,將乙狀結腸兩側與後腹膜固定。

11.縫合腹壁 分層縫合腹壁。  

術中注意事項

1.注意防止手術區污染,並預防性使用抗生素,以防術後感染,引起吻合口漏。

2.吻合口縫合可靠,上下段間不應有張力。縫針邊距和間距要平均,各針間距約0.4cm,使張力平均。結紮縫線應不緊不松,即使兩端腸管密切對攏,又不致因太緊而缺血壞死。  

術後處理

1.平臥1周後起床活動。

2.持續胃腸減壓,至腸音恢復、肛管排氣後拔除胃管,開始流質飲食。如無腹脹,再過1~2日後改半流質飲食。

3.抗生素應用至體溫正常後2日。

4.如有膀胱功能失常,可留置導尿。

關於「乙狀結腸直腸切除端端吻合術」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