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不癒合
A+醫學百科 >> 骨不癒合 |
骨折在預定癒合時間仍有疼痛、軟組織腫脹,提示骨折癒合受阻。X線片示骨折端無骨痂或有很少骨痂形成,骨折線骨質疏鬆。如骨折處有異常活動,X線片示骨折端髓腔封閉,骨端膨張大,骨折間隙加大,臨床診斷為骨折不癒合。有嚴重骨質疏鬆的患者僅有骨折端萎縮、骨折間隙加寬。這一點與骨折延期癒合很難截然分開。通過延長固定時間觀察如無骨癒合跡象則按骨不連處理。這類病人雖看不到骨端硬化,但手術中看到骨折端形成緻密纖維瘢痕,影響骨痂連接。對骨折病人從治療開始就要制定出嚴格的治療計劃,防止骨折癒合障礙。骨折後要立即制動,防止損傷加重。手法複位達到功能複位即可,不必為達到「完全複位」多次整復。骨折固定要可靠。要指導病人積極進行功能鍛煉,促進骨折癒合。行小夾板或石膏固定時要觀察肢體是否受壓。有壓迫時要及時解除,以免造成靜脈迴流受阻。手術治療要選擇損傷小,固定可靠的方法。如股骨頸骨折盡量選用多針內固定,不用三刃釘,因其對骨組織損傷過大。股骨幹骨折盡量選用髓內針或鋼板固定,不用安達釘,因其固定不確實。脛骨幹骨折盡量不手術治療,因加重骨折端血運及骨膜損傷,
骨不癒合形成原因
對於骨不連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粉碎性骨折合並其他部損傷多導致骨不癒合。其次最重要的是治療不當,包括:(1)不合理的內固定;(2)過度牽引;(3)過早負重;(4)骨折對位差;(5)多次切開複位骨膜剝離嚴重;(6)感染。相比之下,帶鎖髓針內固定近年來已成為治療長骨骨不連的較好方法。它適用於長骨幹骨的骨折,尤其多段骨折,並可抗旋轉,手術中對骨折部及周圍軟組織的損傷小,不必過分強調解剖複位,可以保持肢體長度,可早期主動或被動鍛煉關節。植骨的優點是顯而易見的,可選用自體髂骨或粉碎骨栓,並可用人工骨(骨庫)。適當植骨可較好激活成骨作用,刺激骨折癒合。
什麼是骨不癒合
骨折不癒合又叫骨不連,骨折所需癒合時間再三延長後,骨折仍沒有癒合,斷端仍有異常活動,X線片顯示骨折斷端互相分離,骨痂稀少,兩斷端萎縮光滑,骨髓腔封閉,骨端硬化者,稱骨折不癒合。臨床上常由於骨折端夾有較多的軟組織,或開放性骨折清創中過多地去除碎骨片,造成骨缺損,多次的手術整復破壞了骨折部位的血液循環,對造成骨折遲緩癒合的因素沒有及時去除,發展下去也可造成骨不癒合。
骨不癒合的症状及臨床表現
1. 骨折端有異常活動:骨折在6個月以上,作骨折端活動檢查時,若有異常活動,即可診斷為骨不連。
2. 疼痛:骨端在移動時或試做負重時,產生疼痛。
3. 畸形與肌萎縮:未連接的骨折,可有成角、縮短與旋轉畸形。由於長期不能使用肢體,關節攣縮畸形與肌萎縮都可出現。
4. 負重功能喪失:骨幹骨折後的骨不連負重功能喪失,但某些股骨頸骨折有跛行。
5. 骨傳導音降低:骨不連或延遲連接,骨傳導音較健側弱。
關於「骨不癒合」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