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跟瘡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足跟瘡,病名。生於足跟部之慢性潰瘍。出《外科樞要》卷三。又名兔齧。多因患部癰疽失治,或局部受壓磨擦,使濕熱鬱結而不化,邪滯血瘀而不去所致。初起可見局部腫脹疼痛,色呈紅紫如熟棗,破潰膿出,雖治之多不易收口,時久則成爛瘡,甚則肉爛骨出,終難收斂癒合之功。治療以清熱利濕消腫止痛,雙補氣血為要。內服方藥可選仙方活命飲加減,潰爛者宜服補中益氣湯。外用生肌散敷貼,或參有關條。

關於「足跟瘡」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