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體層攝影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Bka58.jpg

計算機體層攝影(computed tomography,簡稱CT)是1973年才開始應用臨床診斷的X線檢查新技術,它具有快速、安全、無痛苦、定位和定性準確的優點,能早期發現較小的病變。由於CT的應用改變了我們對某些病變的認識,如小腦腦幹出血腦出血腦梗塞的鑒別診斷等。CT掃描完全或部分取代了既往的創傷性檢查,如氣腦造影腦室造影腦血管造影,使臨床醫生能夠直觀地看到腦室脊髓內病變,大大提高了臨床診斷準確率。

目錄

簡史

1895年倫琴發現X射線後,X射線立即被應用於臨床診斷。為了克服影像重疊的缺點,從1914年起,先後有人採用 X射線管與膠片作同步反向運動的方法得到斷層照片,並沿用至今。1917年從數學上證明從物體投影的無限集合,可以重建出物體的圖像。1956年利用此原理重建了太陽微波發射圖像。1961年起科馬克等人先後試圖將圖像重建原理應用於醫學。從1967年開始豪恩斯菲爾德設計、發明了CT的基本組成部分,1971年第一台應用於臨床的CT安裝於英國阿特金森-莫利醫院。1972年 4月豪恩斯菲爾德和安布羅斯在英國放射學會年會上報告了CT的誕生及其在臨床上的應用。1979年豪恩斯菲爾德和科馬克被授予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CT機的結構

CT機由 X射線發生、數據收集、數據處理、操作及圖像顯示等裝置和電源等幾部分組成(見圖)。

①  X射線發生裝置,由高壓發生器、X射線控制器、X射線管組成。

②  數據收集系統,由檢測器、放大器、模-數轉換器組成,功能是收集投影數據,並將其轉換成電子計算機所需要的數字。

③  數據處理系統,由電子計算機、陳列處理器組成,其功能為對投影數據進行運算和處理(即影像重建),並完成整機的調度和控制。

④  操作和圖像顯示裝置,即計算機的外圍設備,進行機器操作,以及圖像的顯示、分析、處理和記錄。

⑤  電源部分,供給各部分電源。

CT在臨床診斷上的應用

CT圖像具有比常規 X射線照片高10倍以上的密度解析度,能夠清晰顯示病變。CT對顱腦疾病有較高的診斷價值,諸如外傷感染腦血管疾病先天畸形腫瘤等,CT均為首選檢查方法。對肝、胰、脾、腎等實質臟器疾病,特別是佔位性病變,CT也有較高的診斷價值,若與 B型超聲檢查配合使用,可達到很高的診斷率。CT對五官盆腔脊柱、四肢、縱隔等部位疾病的診斷也有其獨到之處;對肺及消化道疾病的診斷,總的說不如常規 X射線,但有時可起到補充作用。

CT在放射治療上的應用

在一般的CT掃描機上加裝一定的裝置和程序,或使用專用的CT設備,便可以在CT圖像上制訂放射治療計劃,以提高治療效果,並可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診斷學視頻: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的CT診斷

CT的特殊技術

包括如下幾項:

①  增強掃描,CT掃描前靜脈注射有機碘製劑(如泛影葡胺等),藥物可通過血循環滲透到全身組織。由於病變與周圍正常組織之間血管豐富程度及滲透性的差別,增加了密度對比,使病變更加清晰顯示,稱為增強掃描。

②  動態掃描,應用特殊程序,可以在作增強掃描時,使掃描機在容許的條件下快速連續掃描,以觀察造影劑在組織內的變化情況,這有助於鑒別診斷。

③  高解析度掃描,利用原有的投影數據,用特殊程序,可以重建出局部高解析度圖像,常用於岩骨、四肢松質骨、軟組織等。

④  CT造影,先進行某些傳統造影技術操作,如膽道造影、泌尿系造影、脊髓造影氣腦造影腦室造影等,然後再進行CT掃描,可以大大提高診斷率。

⑤  介入性CT,在CT指引下進行穿刺引流活組織檢查等介入性診斷及治療操作。

CT的展望

CT的發明是醫學上,特別是影像診斷學上有劃時代意義的一件大事。CT技術發展之快是前所未有的。CT的臨床診斷價值已得到充分肯定。不僅如此,更重要的是CT圖像重建方法可以應用到很多方面,如發射型計算機斷層(ECT,見核醫學技術)、磁共振成像等,從而推動了一個新的學科──醫學影像學的建立,其發展還沒有止境。CT技術本身目前基本已達到成熟階段,將來的發展主要在簡化結構、降低成本上下功夫,使CT在臨床上能像X射線、B型超聲波檢查一樣用作常規檢查。

參看

關於「計算機體層攝影」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