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源性低血糖症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導致低血糖症的病因非常多,其中由某些藥物的應用而出現的低血糖症稱為藥源性低血糖症。隨著糖尿病患病率的增加,胰島素製劑和磺脲類及非磺脲類促胰島素分泌劑的應用也增多,嚴格控制高血糖不可避免地出現低血糖。上述藥物引起低血糖主要見於藥物應用劑量過大、用法不當、攝食不足和不適當的運動等。老年和合併腎功能不全的糖尿病患者,應用氯磺丙脲格列本脲極易發生嚴重、頑固和持續的低血糖;合併自主神經病變的糖尿病患者,可發生未察覺的低血糖症。因此上述降糖藥物宜從小劑量開始,密切監測血糖變化,防止因低血糖症而誘發的腦血管意外和(或)心肌梗死。糖尿病患者應用胰島素和促胰島素分泌劑治療時,應注意合併其他用藥時的相互作用,許多藥物如噴他眯(pentamidine)、水楊酸類、對乙醯氨基酚磺胺甲嗯唑三環類抗抑鬱藥ACEI等可增強降糖作用,有誘發低血糖的危險。

參看

參考文獻

《內科學》人民衛生出版社第七版醫學教材.陸再英、鍾南山主編

關於「藥源性低血糖症」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