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學/濾泡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組織學》 >> 內分泌系統 >> 甲狀腺 >> 濾泡
組織學

組織學目錄

濾泡(follicle)大小不等,直徑0.02~0.9mm,呈圓形、橢圓形或不規則形。濾泡由單層立方的濾泡上皮細胞(follicular epithelial cell)圍成,濾泡腔內充滿透明的膠質(colloid)。濾泡上皮細胞因功能狀態而有形態變化。在功能活躍時,細胞增高呈低柱狀,腔內膠質減少;反之,細胞變矮呈扁平狀,腔內膠質增多。膠質是濾泡上皮細胞的分泌物,在切片上呈均質狀,嗜酸性,它是一種糖蛋白,稱甲狀腺球蛋白。膠質的邊緣常存在不著色的空泡,有人認為是濾泡上皮細胞吞飲膠質滴所致(圖11-1)。

電鏡下,濾泡上皮細胞游離面有微絨毛胞質內有較發達的粗面內質網和較多的粒線體溶酶體散在於胞質內,高爾基複合體位於核上區。細胞頂部胞質內有電子密度中等、體積較小的分泌顆粒(直徑150~200nm),還有從濾泡攝入的低電子密度的膠質小泡(直徑約1μm)。濾泡上皮基底面有完整的基板,鄰近的結締組織內富含有孔毛細血管毛細淋巴管(圖11-2)

甲狀腺濾泡上皮細胞


圖11-2 甲狀腺濾泡上皮細胞(Fc)和濾泡旁細胞(Pc)超微結構激素合成與分泌模式圖

G 分泌顆粒Cv膠質小泡 Ly溶酶體

甲狀腺濾泡上皮細胞合成和分泌甲狀腺激素(thyroid hormone)。甲狀腺激素的形成經過合成、貯存、碘化、重吸收、分解和釋放等過程。濾泡上皮細胞從血中攝取胺基酸,在粗面內質網合成甲狀腺球蛋白的前體,繼而在高爾基複合體加糖並濃縮形成分泌顆粒,再以胞吐方式排放到濾泡腔內貯存。濾泡上皮細胞能從血中攝取I,它在過氧化物酶的作用下活化,再進入泡腔與甲狀腺球蛋白結合成碘化的甲狀腺球蛋白。濾泡上皮細胞在腺垂體分泌的促甲狀腺激素的作用下,以胞吞方式將濾泡腔內的碘化甲狀腺球蛋白再吸收入胞質,成為膠質小泡。膠質小泡與溶酶體融合,小泡內的甲狀腺球蛋白被水解酶分解形成大量四碘甲腺原氨酸(T4,即甲狀腺素thyroxine)和少量三碘甲腺原氨酸(T3)。T3和T4經細胞基底部釋放入毛細血管內(圖11-2)。在濾泡上皮細胞附近可見腎上腺素能神經末梢,故細胞的分泌活動也受神經調節

T3和T4作用於機體的多種細胞,主要功能是促進機體的新陳代謝,提高神經興奮性,促進生長發育,尤對嬰幼兒的骨骼發育和中樞神經系統發育影響很大,小兒甲狀腺機能低下,不僅身材矮小,而且腦發育障礙,導致呆小症

參看

32 甲狀腺 | 濾泡旁細胞 32
關於「組織學/濾泡」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