痧塊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痧塊,證名。指痧脹經刮、放外治以後,餘毒稽留於氣分血分,結成痧塊。《痧脹玉衡》:「痧毒留於氣分,成氣痞痛;留於血分,成血塊痛,壅於氣積阻滯,成食積塊痛。蓋因刮痧、放痧稍愈,痧毒未盡,不用藥以消之之故。施治之法,在氣分者,用沉香砂仁之類治之;在血分者,用桃仁、紅花之類治之;食積阻滯者,用卜子、檳榔之類治之;或氣血二分俱有餘毒者,當兼治之;若更兼食積所阻,有餘毒者,當併合治之。」參見痧、痧脹等條。

關於「痧塊」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