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根外露
A+醫學百科 >> 牙根外露 |
牙根外露,主要是指牙齦出現萎縮的現象,同時有牙縫變大,牙體變長和牙齒鬆動。牙根外露,出現牙齦萎縮常使裸露了的牙極對冷熱的溫度變化及酸性食物等異常敏感,經常出現刺激痛。
目錄 |
牙根外露的原因
首先,牙齒的根部並不是直接長在牙槽骨(牙床)上的,它們之間[1]墊著一層厚厚的牙齦組織,這部份牙齦被現代口腔醫學稱為「牙周組織」(或許叫內牙齦會更形象),牙周組織及牙槽骨又被外圍的牙齦緊緊包裹住。因此說,牙齒和牙槽骨的結合,其實是一種關節關係,屬於人體中的微動關節(活動範圍微小),因此即使牢固健康的牙齒,用手觸碰也會有輕微活動的感覺。
牙槽骨基本依賴包裹它的牙齦組織來供養,當牙齦老化萎縮後,對牙槽骨輸送營養的能力日趨下降,牙槽骨也就隨之萎縮變短,口腔醫學稱為「骨吸收現象」。牙齦萎縮導致這一「微動關節」的包裹維繫強度降低,牙齒開始鬆動,同時牙槽骨被吸收,使牙齒根基變淺,牙齒變長,隨著骨吸收現象的日趨加劇,牙齒自然也就脫落了。
另一方面,牙齦萎縮後不能再像從前一樣緊緊包裹牙根,結果導致牙周組織(內牙齦)也被暴露出來,口腔中的各種細菌(尤其是厭氧菌)及牙結石直接侵襲牙周組織引發牙周炎。牙周炎又會反過來加劇牙齦萎縮,加速牙槽骨被吸收,形成一種惡性循環,其結果不僅是摧毀牙齦、毀滅牙齒,更嚴重的是威脅身體健康,由於目前口腔醫學上認為牙齦萎縮無法逆轉,因此牙周炎無法根治,所以它才會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威脅人類健康的第三大殺手。
總而言之,牙根外露和牙齦萎縮後出現的牙槽骨吸收是有莫大的關係!
牙根外露的診斷
牙齦萎縮,牙縫變大,牙體變長和牙齒鬆動。由於牙根部是沒有牙釉質保護的,暴露在口腔酸腐蝕的牙根還會很容易出現牙本質過敏引起疼痛。
牙根外露的鑒別診斷
牙槽突型:牙槽突型病變從牙槽突開始破壞骨質,嚴重者牙齒完全埋沒於軟組織中,牙齒鬆動、脫落,牙齦出血等呈現『漂浮』征。有的骨質破壞廣泛,邊緣模糊不清,類似惡性腫瘤的改變。
牙脫位:在較大暴力的撞擊下,可使牙部分或完全脫位,由於牙周膜撕裂,甚至從根尖孔進入牙髓的神經血管束也撕裂,臨床上出現牙鬆動、傾斜、伸長和疼痛,妨礙咀嚼。牙完全脫位,則牙脫離牙槽窩,或僅為軟組織連接,常同時伴有牙齦撕傷和牙槽骨骨折。
牙移位:當牙周炎發展到一定程度時,由於固定牙齒的牙槽骨到破壞,牙齒往往向被破壞較嚴重的一側傾斜移位。如果病情較輕時,牙槽破壞不多,牙齒無鬆動,在控制牙周炎後可通過正畸使牙齒複位。如果病情嚴重,牙槽骨破壞吸收超過牙根長度的1/2,牙齒鬆動,則無法令牙齒複位。
牙齒異常:人類牙齒的發育是一個複雜而漫長的過程。在這漫長過程中,機體內外各種不利因素作用牙齒髮育的不同階段可以造成不同類型的發育異常,如牙齒萌出異常,數目異常,形態異常和牙齒結構異常。
牙齦萎縮,牙縫變大,牙體變長和牙齒鬆動。由於牙根部是沒有牙釉質保護的,暴露在口腔酸腐蝕的牙根還會很容易出現牙本質過敏引起疼痛。
牙根外露的治療和預防方法
最新的生物療法通過生物技術提取出的營養元素,能令牙齦直接吸收而無須經過消化,迅速恢復萎縮牙齦的營養代謝功能,使萎縮的牙齦膨脹再生,重新緊密包裹牙根。
牙根露出是由於牙齦長期營養不良出現萎縮而造成的,因此恢復也需要一個過程,通常需要使用牙黃金幾個月,就能看到牙齦再生、牙根外露明顯改善的效果。
參看
關於「牙根外露」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