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傷敗血症
A+醫學百科 >> 燒傷敗血症 |
根據一組5506例傷員統計發生敗血症501例,發生率9.1%死亡177例,敗血症死亡率35.3%(全組死亡313例, 敗血症死亡佔總死亡數的56.6%,居死亡首位)。因此,敗血症的防治,必須認真對待,做到早預防,早診斷、早處理。燒傷敗血症發生時機,多集中在傷後3周內。傷後3~7天(水腫回吸收期)為第一個高峰;脫痂時(10~20天)為第二個高峰。燒傷面積越大,深度燒傷越多,敗血症發生率也越高。
目錄 |
病因
深二度與三度創面感染後,常為敗血症的主要來源,尤其是潮濕受壓感染的創面,細菌更容易侵入血流。其次是靜脈切開或靜脈穿刺輸液感染成靜脈炎時,亦可成為敗血症發生的途徑。
症状
主要依靠臨床症状作出早期診斷。因此必須密切觀察臨床症状的變化,分析其變化的原因,抓住下述早期症状變化:①體溫驟升39.5~400C或反常的下降;②心率加快達140次/分以上,呼吸增加,不能以其他原因解釋者;③精神症状如譫語,煩躁。幼覺等;④食慾減退,腹脹或腹瀉;⑤創面惡化,焦痂變潮濕或其深Ⅱ度痂皮見針尖大小的溢液點或出血點,數目在不斷增加或漸趨擴大,或肉芽創麵灰暗,高低不平,有暗紅色的點狀壞死;或已成活的皮片呈蠶蝕狀被侵襲,不見擴大反而縮小。
檢查
2、血生化。
治療
1、正確處理創面:是防治全身感染關鍵之一。燒傷休克較穩定後及早清創,外用AgSD,儘早暴露創面。抗體休克期間隨時更換潮濕的敷料及床墊。48小時後及早翻身,處理並烤乾創面,有利於預防感染。對大面積Ⅲ度焦痂作早期切痂植皮,是預防敗血症的積極措施。
2.合理使用抗菌藥物:抗生素是防治感染的重要武器,但必須通過機體才能發揮作用。由於耐藥菌桿的增加,臨床常用的一些抗生素,治療燒傷全身感染逐漸失去應用價值,而需要新一代的抗菌藥。如G陰性桿菌屬感染,綠膿桿菌、產氣桿菌、克雷白桿菌、硝鹼鹽陰性桿菌、枸櫞酸桿菌等,可先用丁胺卡那毒素、先鋒必、新型青毒素Ⅱ等。乙型溶血性健球菌感染仍選用青毒素G。羧苄青毒素對綠膿桿菌的作用降低,氧哌嗪青毒素對綠膿桿菌、糞鏈球菌、奇異變形桿菌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唯此兩種藥物用量宜大。
3、在用藥方法上,臨術未明確細菌學診斷和藥敏結果前,可參照創面上分離到的菌種和藥敏結果選擇抗生素。要用很早,用量足,稀釋在100ml葡萄糖液或等滲鹽水內靜滴,每種抗生素單獨給予。2~3種抗生素交替滴入,聯合用藥。使用抗生素針對性強者,常常在24~36小時可以看到初步效果。敗血症症状控制後及時停藥。另外,在切除有細菌集落的焦痂時,敗血症的發生率較高,手術前、手術操作過程中和手術後均要靜滴抗生素,直到術後3~4天全身情況較穩定。
預防常識
及早預防敗血症;早期診治敗血症,減少燒傷死亡率。
關於「燒傷敗血症」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