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管造影
A+醫學百科 >> 椎管造影 |
脊髓造影(myelography)是通過腰椎穿刺將對比劑(一般是水溶性碘劑)注入椎管內,透視下觀察對比劑在椎管內的充盈和流通情況,以便診斷椎管內佔位性病變和蛛網膜粘連,特別是在腰椎間盤突出症中的診斷中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它主要是一種經過蛛網膜下腔注入造影劑後,使蛛網膜下腔產生顯影的效果。由於脊髓造影最常用的造影劑是碘造影劑,因為對碘過敏者使用碘造影劑可能會誘發過敏性休克甚至死亡,所以,在脊髓造影前必須進行碘過敏試驗,碘過敏者試驗陽性者禁忌進行該項檢查。
由於腦脊液與脊髓和大腦相通,脊髓和大腦都十分嬌嫩,功能又非常重要,因而用於脊髓造影的造影劑要求顯影效果好,對神經的毒性又要非常低。這類造影劑與血管造影及消化道造影所使用的造影劑是有明顯區別的,不能混用,否則可能造成脊髓神經毒害而導致四肢癱瘓。目前在臨床已出現新型的水溶性造影劑,它對脊髓和神經根刺激性很小,而且容易吸收消除,不會在體內長期存留。
目錄 |
適應症
椎管造影術適用於腰段椎管佔位性病變、椎間盤突出、椎管狹窄症、椎管畸形、脊柱退行性病變等等。
禁忌症
併發症
脊髓造影本身是一種侵入性、創傷性的操作,因此,有一定的併發症。脊髓造影檢查後,少數人在幾天之內可以出現頭痛、發熱、嘔吐、原有症状加重等反應,程度各不相同。症状輕的不必處理,大多可自然緩解;症状較重的,可以給以止痛藥、激素治療等,或經靜脈滴注生理鹽水和葡萄糖液體。由於脊髓造影檢查時需向脊髓腔內注入造影劑,造影劑可能會導致過敏性休克、感染、脊髓蛛網膜粘連等風險,嚴重者可引起病人癱瘓或死亡,所以選擇時應慎重。
特點
在臨床應用中,已經被廣泛使用的CT檢查在有關脊柱疾病的診斷中得到了臨床醫生的普遍認可,同時,CT還具有自身的局限性,因為斷層掃描的檢查方法,技術條件以及掃面部位的限制,使其不能對整個脊柱或多節段的形態進行動態的觀察,容易造成臨床診斷過程中對某些疾病的遺漏,而MRI則主要針對的是脊髓、椎間盤的早期變性,主要表現為信號強度減弱,在該疾病的診斷中具有比較高的價值。而在椎管造影方面,一般認為在檢查過程中,可以利用床體和身體位置及角度的改變來獲得縱向的觀察造影劑在正側、雙斜位的部位、範圍等都獲得實際的診斷價值,並且該檢查方法方便、簡單,容易被掌握。但無論如何,脊髓造影都屬於有創檢查,應該小心操作。部分疾病需要聯合脊髓造影與CT,方可做出較為明確診斷。脊髓造影在80年代以前曾被廣泛應用,近年來,由於核磁共振和CT等無創傷性的影像技術在脊柱外科的成熟應用,脊髓造影的適應範圍越來越小。但對於某些不能做核磁共振檢查的病人,脊髓造影,特別是CT脊髓造影(CTM)仍不失為一種很好的檢查方法
參考文獻
- 《醫學影像學》人民衛生出版社第6版醫學教材.吳恩慧、馮敢生主編
- 39健康網http://sj.39.net/085/29/469040.html
- 椎管造影與CT影像學檢查對比研究及兩者對腰痛診斷的臨床價值分析.《中國實驗診斷學》 ISTIC PKU -2011年11期
關於「椎管造影」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