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理論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強化理論是美國的心理學家和行為科學家斯金納、赫西、布蘭查德等人提出的一種理論,也稱為行為修正理論或行為矯正理論。斯金納(Burrhus Frederic Skinner)生於1904年,他於1931年獲得哈佛大學的心理學博士學位,並於1943年回到哈佛大學任教,直到1975年退休。1968年曾獲得美國全國科學獎章,是第二個獲得這種獎章的心理學家。斯金納認為人是沒有尊嚴和自由的,人們作出某種行為,不做出某種行為,只取決於一個影響因素,那就是行為的後果。他提出了一種「操作條件反射」理論,認為人或動物為了達到某種目的,會採取一定的行為作用於環境。當這種行為的後果對他有利時,這種行為就會在以後重複出現;不利時,這種行為就減弱或消失。人們可以用這種正強化或負強化的辦法來影響行為的後果,從而修正其行為。

最早提出強化概念的是俄國著名的生理學家巴甫洛夫,在巴甫洛夫經典條件反射中,強化指伴隨於條件刺激物之後的無條件刺激的呈現,是一個行為前的、自然的、被動的、特定的過程。而在斯金納的操作條件反射中,強化是一種人為操縱,是指伴隨於行為之後以有助於該行為重複出現而進行的獎罰過程。巴甫洛夫等的實驗對象的行為是刺激引起的反應, 稱為「應答性反應( respondents) 」; 而斯金納的實驗對象的行為是有機體自主發出( emitted) 的, 稱為「操作性反應( operant) 」。經典條件作用只能用來解釋基於應答性行為的學習, 斯金納把這類學習稱為「S( 刺激) 類條件作用」;另一種學習模式,即操作性或工具性條件作用的模式, 則可用來解釋基於操作性行為的學習, 他稱為「R( 強化) 類條件作用」,並稱為「S-R」 心理學理論。

斯金納區分了兩種強化類型: 正強化( positive reinforcement,又稱積極強化) 和負強化( negative reinforcement, 又稱消極強化) 。當在環境中增加某種刺激, 有機體反應機率增加, 這種刺激就是正強化。例如, 當飢餓的白鼠按動開關時給予食物,食物便是正強化物。當某種刺激在有機體環境中消失時, 反應機率增加, 這種刺激便是負強化, 是有機體力圖避開的那種刺激。例如, 當處於電擊狀態下的白鼠按動開關時停止電擊, 停止電擊就是負強化。  

目錄

強化學習理論

強化學習理論的內容

開始斯金納也只將強化理論用於訓練動物,如訓練軍犬和馬戲團的動物。以後,斯金納又將強化理論進一步發展,並用於人的學習上。他強調在學習中應遵循小步子和及時反饋的原則,將大問題分成許多小問題,循序漸進;他還將編好的教學程序放在機器里對人進行教學,發明了程序教學法和教學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斯金納認為行為之所以發生變化,是由於強化作用的結果,人的學習是否成立關鍵在於強化。當一個操作發生之後,緊接著呈現一個強化刺激時,那麼,這個操作的強度(機率)就增加。這裡所增加的不是刺激-反應的聯結(因為操作不需要特定的激發性刺激),而是使反應發生的一般傾向性增強,即反應發生的機率增強了。他認為在學習中,練習雖然是重要的,但關鍵的變數卻是強化。練習本身並不提高速率,它只是為進一步強化提供機會。不過,他對強化的解釋與巴甫洛夫的解釋不同。他認為凡能增強反應機率的刺激,這可叫做條件的、二級的、後繼的或派生的強化物。這後繼的強化物可以在它同反應重複聯合而無原始的、一級的強化物時歸於消失。他認為,後繼強化物容易發生泛化,後繼強化物同原始的強化物發生聯合時,就可以引起種種不同的活動。例如金錢可以使各種行為起到強化的作用。在斯金納看來,教育就是塑造行為,成功的教學和訓練的關鍵就是分析強化的效果以及設計精密的操縱強化過程的技術。他說:"只要我們安排好一種被稱為強化的特殊形式的後果,我們的技術就會容許我們幾乎隨意地塑造一個有機體的行為"。

B.F.斯金納在《語言行為》一書中以對動物進行的操作性條件反射實驗為基礎,認為兒童獲得言語主要靠後天學習,也與學習其它行為一樣,是通過操作性條件反射來實現的。言語的操作性條件反射建築在由環境引起的聲音和聲音連結的選擇性強化的基礎上。如嬰兒在咿呀學語時,父母或其他人總是高興地對著他們咿呀作答,就強化了他們的言語行為;當嬰兒發出接近成人的語音時,成人又會對這些發音強化,使這些聲音逐漸在兒童發聲中佔優勢,於是嬰兒就逐漸從沒有含義的咿呀學語過渡到富有意義的言語。E.L.桑代克把這種學習稱為「咿呀學語僥倖成功」。強化論者莫勒(O.H.Mowrer)認為,兒童是通過模仿-強化的模式來學習語言的。兒童模仿成人的發聲常常與需要得到滿足和愉快相聯繫,模仿就得到強化。強化理論還認為,兒童掌握語言結構是按照刺激-反應的公式產生的行為。兒童可通過一類言語反應的類化建立起某種語言結構與言語反應類別之間的聯繫。如一個孩子習得了"寶寶的鞋"、"寶寶的糖"、"寶寶的槍"這類反應後,他就理解了並能使用"寶寶的--"這種語言結構,以後能把新詞填入已習得的這個語言結構中去。  

強化物

凡是能增強反應機率的刺激和事件都叫強化物,反之,在反應之後緊跟一個討厭的刺激,從而導致反應率下降,則是懲罰。強化又分為積極強化和消極強化,積極強化通過呈現刺激增強反應機率,消極強化通過中止不愉快條件來增強反應機率。

強化還可劃分為一級強化和二級強化兩類。一級強化滿足人和動物的基本生理需要,如食物、水、安全、溫暖、性等。二級強化是指任何一個中性刺激如果與一級強化反覆聯合,它就能獲得自身的強化性質。包括社會強化(社會接納、微笑)、信物(錢、級別、獎品等)和活動(自由地玩、聽音樂、旅遊等)。如金錢,對嬰兒它不是強化物,但當小孩知道錢能換糖時,它就能對兒童的行為產生效果。再如分數,也是在受到教師的注意後才具有強化性質的。

強化安排

在強化時,可以使用這樣一個原則——普雷馬克原理(Premack Principle),即用高頻的活動作為低頻活動的強化物,或者說用學生喜愛的活動去強化學生參與不喜愛的活動。如「你吃完這些青菜,就可以去玩。」如果一個兒童喜愛做航空模型而不喜歡閱讀,可以讓學生完成一定的閱讀之後去做模型,等等。  

強化的程式

強化的程式是指反應在什麼時候或多頻繁地受到強化。每一種不同的程式都產生相應的反應模式。連續程式的強化在教新反應時最為有效。間隔式強化又稱部分強化,它比起連續程式具有較高的反應率和較低的消退率。定時距式由於有一個時間差,隨之以較低的反應率,但在時間間隔的未了反應率上升,出現一種扇貝效應(見圖)。學生在期終考試前臨時抱佛腳就證明了這一點。定比率式對穩定的反應率比較有益,而變比率式則對維持穩定和高反應率最為有效。

扇貝效應

在實際教育中,不想要的行為常常不明智地受到了強化。一個教師可能正在作間隔式的強化,一次僥倖就會使學生永遠記住這個行為,學生認識到如果他們一直懇求教師,教師就會最終答應他們的要求。

下面是一些強化程式原則:

1.教新任務時,進行即時強化,不要進行延緩強化。在行為主義學習理論中有一條重要的原理就是,後果緊跟行為比後果延緩要有效得多。即時反饋有兩個作用:首先是使行為和後果之間的聯繫更為明確,其次它增加了反饋的信息價值。

2.在任務的早期階段,強化每一個正確的反應,隨著學習的發生,對比較正確的反應優先強化,逐漸地轉到間隔式強化。

3.強化要保證做到朝正確方向促進或引導。不要堅持一開始就做到完美。不要強化不希望的行為。  

強化學習理論在教學中的應用—程序教學法

斯金納認為,學習是一種行為,當主體學習時反應速率就增強,不學習時反應速率則下降。因此他把學習定義為反應機率的變化。在他看來,學習是一門科學,學習過程是循序漸進的過程;而教則是一門藝術,是把學生與教學大綱結合起來的藝術,是安排可能強化的事件來促進學習,教師起著監督者或中間人的作用。斯金納激烈抨擊傳統的班級教學,指責它效率低下,質量不高。他根據操作性條件反射和積極強化的理論,對教學進行改革,設計了一套教學機器和程序教學方案。

教學機器是一種外形像小盒子的裝置,盒內裝有精密的電子和機械儀器。它的構造包括輸入、輸出、貯存和控制四個部分。教學材料分解成由按循序漸進原則有機地相互聯繫的幾百甚至幾千個問題框面組成的程序。每一個步子就是一個框面,學生正確回答了一個框面的問題,就能開始下一個框面的學習。如果答錯了,用正確答案糾正後再過渡到下一個框面。框面的左側標出前一框面的答案,成為對該框面問題的提示。一個程序學完了,再學下一個程序。斯金納認為課堂上採用教學機器,與傳統的班級教學相比較有許多優點。第一,教學機器能即時強化正確答案,學習效果的及時反饋能加強學習動力。而在班級教學中行為與強化之間間隔時間很長,因而強化效果大大削弱。第二,傳統的教學主要藉助厭惡的刺激來控制學生的行為,學生學習是為了不得低分,不被教師、同學、家長羞辱等,從而失去學習興趣。教學機器使學生得到積極強化,力求獲得正確答案的願望成了推動學生學習的動力,提高了學習效率。第三,採用教學機器,一個教師能同時監督全班學生儘可能多地完成作業。第四,教學機器允許學生按自己的速度循序漸進地學習(即使一度離校的學生也能在返校後以他輟學時的水平為起點繼續學習),這能使教材掌握得更牢固,提高學生的學習責任心。第五,採用教學機器,教師就可以按一個極複雜的整體把教學內容安排成一個連續的順序,設計一系列強化列聯。第六,教學機器可記錄錯誤數量,從而為教師修改磁帶提供依據,結果是提高了教學效果。第七,學習時手腦並用,能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採用機器教學必須把教學內容編成程序輸入機器,因此,機器教學就是程序教學,但程序教學不一定要用機器。斯金納的程序教學的主要原則有五條。

第一,積極反應。斯金納認為,傳統的課堂教學是教師講,學生聽。學生充當消極的聽眾角色,沒有機會普遍地、經常地作出積極反應。傳統的教科書也不給學生提供對每一單元的信息作出積極反應的可能性。程序教學以問題形式向學生呈現知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通過寫、說、運算、選擇、比較等作出積極反應,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第二,小的步子。斯金納把程序教學的教材分成若干小的、有邏輯順序的單元,編成程序,後一步的難度略高於前一步。分小步按順序學習是程序教學的重要原則之一。程序教學的基本過程是:顯示問題(第一小步)──學生解答──對回答給予確認──進展到第二小步……如此循序前進直至完成一個程序。由於知識是逐步呈現的,學生容易理解,因此在整個學習進程中他能自始至終充滿信心。

第三,即時反饋。斯金納認為,在教學過程中應對學生的每個反應立即作出反饋,對行為的即時強化是控制行為的最好方法,能使該行為牢固建立。對學生的反應作出的反饋越快,強化效果就越大。最常用的強化方式是即時知道結果和從一個框面進入下一個框面的活動。這種強化方式能有效地幫助學生提高學習信心。

第四,自定步調。每個班級的學生在學習程度上通常都有上、中、下之別。傳統教學總是按統一進度進行,很難照顧到學生的個別差異,影響了學生的自由發展。程序教學以學生為中心,鼓勵學生按最適宜於自己的速度學習並通過不斷強化獲得穩步前進的誘因。

第五,最低的錯誤率。教學機器有記錄錯誤的裝置。程序編製者可根據記錄了解學生實際水平並修改程序,使之更適合學生程度;又由於教材是按由淺入深、由已知到未知的順序編製的,學生每次都可能作出正確反應,從而把錯誤率降到最低限度。斯金納認為不應讓學生在發生錯誤後再去避免錯誤,無錯誤的學習能激發學習積極性,增強記憶,提高效率。

程序的編製模式分直線式和分支式兩種。斯金納創造的是直線式程序,其基本模式是①→②→③→④……即學生學了第一步後作出回答,不管答案正確與否,機器接著呈現正確答案,然後進入下一步,依此類推,直到學完一個程序。隨著對程序教學研究的深入,其他流派的心理學家對斯金納的程序教學原則提出了不同看法,並用不同方法編寫程序教材,出現了由美國心理學家克勞德提出的分支式程序,也叫內在程序。克勞德認為,人的學習途徑是多樣的,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因此根本不可能編製一種能完全避免錯誤的程序。他把學習材料也分成小的單元,但步子比直線式大,學生學習一個邏輯單元後就進行多重選擇測驗,根據測驗結果決定下一步的學習。如選擇正確,可引入下單元的學習;如選擇錯誤,則引入補充分支程序給予補充說明,糾正錯誤。

斯金納順應時代潮流,為計算機輔助教學在教育上的運用開闢了道路。程序教學問世以來對美國、西歐、日本有較大影響,被廣泛用於英語、數學、統計、地理、科學等學科的教學中。但它在策略上過於刻板,注重對教材的分析,把教材分解得支離破碎,破壞了知識的連貫性和完整性。程序教學著重於灌輸知識,缺乏師生間的交流和學生間的探討,不利於創造思維能力的培養。因此,程序教學只能作為教學的一種輔助手段。  

強化學習理論在學習中的應用-程序學習法

一、制訂學習計劃

學習計劃即事先決定你想完成的學習任務。你必須非常具體地制定出你的學習目標。這種目標能中止你顧此失彼的做法,合理安排學習時間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大大提高你的學習能力。

計劃內容一般分五個部分:

l 、全學期學習的總目標和時間安排。

2 、分科學習的目的要求和時間安排。在制定分科計劃時要注意二點:

( l )要重視基礎學科的學習,例如中學生的語文和數學等。二因為學好基礎學科是學好其它學科的基礎。( 2 )既要有重點,又不能偏科。

學習要有重點指的是三個面:一是主要學科(如中學生的政治語文、數學、外語、物理化學);二是在某一學習階段,主要學科中學得比較差的學科;三是某一學習階段非主要學科學得較差的學科。

防止偏科是因為各門功課的知識是相互聯繫、相互影響的,偏廢了哪一門學科都必然影響學習質量和學習能力的全面提高。防偏科絕不是說要平均使用學習時間和精力,在總的學習過程中,一方面應把主要的時間和精力用在主要的學科上,特別是用在主要學科中的薄弱學科上;另一方面也應抽出一部分時間和精力用在其它學科上;要從各學科學習的實際情況出發.合理地分配時間和精力,使各學科都能得到它應得到的學習時間和精力。

3 、系統自學的目的、要求和時間安排。需要系統自學的大體有三個面:一是以往學過的課程中缺漏的部分;二是教材本身.可以不受老師教學進度的限制,提高自學;三是配合新教材學習的有關讀物。這三方面的自學都要有明確的目的要求和時間安排。

4 、參加課外科技活動和其它學習活動,以及閱讀課外書籍的目的、內容、要求和時間安排。

5 、堅持身體鍛煉的目的、要求和時間安排。

周學習計劃的制定方法

在執行總的學習計劃過程中,還要制定月計劃和周計劃。由於周計劃最常用,現說明其制定方法:

1 、統計非學習的活動以及這些活動所佔用的時間總量(確定必不可少的時間)。

. 如吃飯、睡覺、上課等時間;

. 家務及其它活動(用於盡職責的)

. 由於時間衝突,不再用於學習的時間。如周六、星期天晚上或還有其它一些時間,很有可能用於社會或娛樂活動,從自我管理的角度來看,這個步驟非常重要。你不心甘情願讓自已失敗,因此,不要把這些時間安排學習,學習之外的活動誘惑力肯定會佔上風。

2、計劃可用於學習的時間及其分配

把計算出的學習時間分散到一周的每一天當中去,安排在適當的學習時間裡,並列出一星期活動及學習時間表。在安排時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 確定一天之內哪段時間你的感覺最好,大腦最敏捷,用這段時間學習。

. 要避免連續學習超過2 小時而無中斷,安排半小時的休息時間。研究成果表明,人們採用工作---休息---工作的方式比工作---工作---工作的方式效率高。

. 如果你想在一段時間內學習兩個科目,請選用不同類型的科目,它們之間的不同會增加你的興趣,並幫助你記住所學內容。

. 努力做到課後馬上安排複習,因為這段時間很特殊,你的思路仍然圍繞在這個課目上,上課的內容對你還很清晰,解釋和例子還記憶猶新。這是學習效果最佳的黃金時間,你必須抓緊這段時間學習和做作業,尤其是數學和理工科作業,公式和技巧很容易記住並易於應用,理解力和記憶力也能加強。

3 、檢查

製作並運用下頁自我督促表,並把這張表貼在牆上或夾在筆記本里,至少應保存三個星期,分析一周時間安排是否嚴格執行了計劃。一周時間表的執行情況是否在第二、第三周有了注步。

日期 計劃學習時間 實際學習時間 自我評價




二、預習技巧

課前預習是學生學好新課,取得優良成績的基礎,如果不搞好課前預習,上新課時就會倉促上陣,心中無數,不得要領。老師講,自己吞,平均用力,難以消化,以至於對接受新課喪失信心。反之,如果做好了課前預習,不僅可以培養自學能力(主要是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學習新課的興趣,掌握學習的主動權(知道自己有哪些問題不懂,主要精力應集中解決哪幾個問題上)。對新教材有個初步的了解,就可以集中精力對付新課的重點和自己弄不懂的問題,配合教師講授,及時消化知識和掌握新技能。

預習方法如下:

. 根據老師的教學進度、教材本身的內在聯繫和難易程度,確定預習的內容和時間。自學能力較強的學生,可以提前一星期自學下星期要學的新課,也可以先初學一遍新教材,然後在上新課之前(一天或一星期)再自學一下即將(次日或下星期)要學習的內容。預習的時間,一般安排在完成當天功課之後的自習時間內。

. 課前自學要講究質量,不要有依賴老師解決問題的思想,力爭在老師講課以前把教材基本或大部分弄懂。實踐證明:這種指導思想可逐步使學生獲得良好的自學能力和自學效果。反之,如果帶有依賴老師解決問題的思想進行自學,就會失去自學信心,自學能力就不容易培養起來。

. 反覆閱讀新教材,運用已學的知識經驗,以及有關的參考資料,多問幾個為什麼,進行積極的獨立思考,發掘新舊教材的聯繫,儘力弄懂新教材中的每一個概念,找出重點和難點,掌握新課的基本內容,明確新課要解決的主要題。

. 將新教材中弄不懂的問題和詞語記下來或在課本上做記號,使自己的大腦處於積極的思考狀態,為接受新知識作好思想準備。只有通過學生的大腦進行有效的獨立思考,才能轉化為學生本人的精神財富。

. 不懂的問題,經過獨立思考(包括運用參考資料)後,仍然得不到解決,可以請教老師、家長、同學或其他人。. 結合課前預習,做些自選練習題,及時驗證自學效果。還可以進行一些必要而又可能做到的某種實際操作、現場觀察、調查研究,以豐富感性認識,加深對新教材的理解。如利用課餘時間製作數學和物理的模擬模型、小實驗,參觀各科展覽等,有利於學生理論聯繫實際,手腦結合,大大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自學效果和興趣。

. 新教材與學過的舊教材是連續的,新知識是建築在對舊知識理解的基礎之上的。課前自學若發現與新課相關的舊知識掌握不牢時,一定要回過頭去把有關的舊課弄懂。補習舊知識,可以結合某一個不懂的問題進行。如果舊知識的缺漏太多,也可以利用課餘時間,系統地補習。

三、聽課技巧

聽課是學生理解和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並在此基礎上發展認識能力的一個關鍵環節。其基本技巧如下:

. 帶著新課要解決的問題和在課前預習中弄不懂的問題與詞語,有目的地認真聽講和做試驗,始終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認真觀察、積極思維,力爭當堂課的學習內容,當堂課理解。

. 將自己通過課前自學而獲得的對新教材的理解與老師講解的內容相比較,加深對新教材的理解和記憶,糾正自己主觀理解的錯誤。通過比較,如果學生對新教材的理解與老師的講解是一致的,甚至有的學生的理解比老師的看法還要深入一些,這時學生都會感到學習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如果學生的理解與老師的理解在某些方面不一致,或有時完全理解錯了,這時就會促使學生認真思考問題,分析錯誤的原因,自覺地求得問題的解決。學生將自己通過課前自學而獲得的對新教材的理解與教師講解的內容比較,就是師生的思想交流,檢驗學生的自學效果,培養學生自學能力(主要是思維能力)的過程。這一點認真做了,就能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上課過程中要積極發問

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克服兩種不良傾向:一是不敢發問。這類學生多數是學習成績中等和較差的。這樣的學生一般拿不准問題,怕問題提錯了或提得太簡單了,引起老師的批評和同學的笑話。其實,這種顧慮是不必要的,即使問題提錯了,經過老師的指點幫助,也知道錯在哪裡,並且印象深刻。如果有問題又不敢問,就不可能提高自己的理解水平。問題悶在心中,長期得不到解決,越積越多,久而久之就會形成嚴重的知識缺陷。不敢提問是許多學生功課不好的重要原因。二是亂髮問,這類學生多數是成績差的。所謂亂髮問,就是不經過自己獨立思考隨便發問。有的問題提得特別大,有的問題提得特別小,結果課文的哪一部分都說不懂。亂髮問是學生在學習上不刻苦,不嚴格要求自己的一種表現,這種發問老師很難回答清楚,就是耐心作了回答,對於不肯開動腦筋的學生來講,也是聽不懂的。值得提倡的發問應該是,不僅準確地提出問題,而且能帶分析性地向老師談出自己對這個問題的看法,並且說明自己的哪一點或哪幾點上還存在著問題。另外,課堂聽講時會出現下列問題:

問題一:

思想開小差。實驗表明:大部分人願意接受每分鐘175 個字的說話速度。儘管這個速度比較適宜,但仍有空閒讓你的思想開小差,因為人加工語言的生理能力比這個速度還要快。你喜歡這個速度是由於你能夠聽清楚說話,但這並不意味你理解這些話所代表的含義。因此,作為教師,要放慢速度,讓學生完全理解。這就要求說話速度不超過100 字,並輔之以各種圖表,當然,如果老師放慢速度,學生就更有機會思想開小差。

可以應用下列辦法來集中注意力:


選擇一兩項聽課動機,這可以幫助你在課堂上集中思想,注意聽有關內容,這一動機內容越具體越好。― 課前預習,找出不懂的問題。在課堂上注意聽這些問題的答案,或者提問請老師解釋清楚。


要知道,你很快就會忘記聽講內容,因此你應對重要的部分作些記錄,記錄的過程也會提高你的興趣,並提高聽課效率。


眼睛注視老師,這樣做有助於集中注意力,並使你從教師的眼神中得到很多東西。

問題二:

挑剔聽講。你個人對教師的一些看法會妨礙你學習。對自己喜歡的教師會通盤接受,這似乎很輕鬆,但從理智上來說是錯誤。對你喜歡的教師,聽課時也要有鑒別能力,反過來你不喜歡的教師也講正確和重要的學習內容同樣應該認真聽講。

彌補辦法:努力做到不事先判斷一位教師。不管是誰上課,你都應該根據自己的觀點和理解來提出疑問。當然,你可以毫無主見地接受和反對一些你不理解或與你不一致的觀點,但這樣做就失去了上課的意義。

問題三:

分心。在以下場合,你常分心:① 坐在課堂的後排,容易分心去做小動作、講費話,向前面的同學扮鬼臉;② 靠窗坐。彌補辦法:自己想一些措施。你應該選擇哪一個座位為好呢?可以試試坐在教室的中間靠前。

四、課後及時複習

課後及時複習,能加深和鞏固對新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系統地掌握新知識,達到靈活運用的目的,複習時間的長短,可以根據教材的難易程度和自己的理解能力確定。按下面的方法進行課後複習:

. 反覆閱讀教材,反覆獨立思考,多方查閱參考教材和請教老師與同學,使通過課堂教學仍然弄不懂的問題儘可能得到解決,達到完全理解教材的目的,以便用所學的新知識,準確地指導獨立作業。

. 抓住新教材的中心問題,對照課本和所作筆記,將所學的新知識與有關舊知識聯繫起來,進行分析比較,進一步弄懂新課中的每一個基本概念,使知識條理化、系統化,加深和鞏固對新教材的理解。

. 在複習過程中,對一些重要而又需要記住的基礎知識、基本事實,應儘可能通過理解加以記憶。經常與學習新知識結合起來,反覆複習有關的舊知識,是系統而牢固地掌握知識的一種有效方法。一邊複習,一邊將自己的複習成果寫在複習筆記本上。勤動腦和勤動手相結合,才能收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五、獨立作業

獨立作業是學生經過自己頭腦的獨立思考,自覺靈活地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進一步加深和鞏固對新知識的理解和對新技能的掌握,使知識具體化的過程。

獨立作業要掌握以下原則:

. 解答每一個問題和做每一項實驗,都應該是學生自己運用所學知識,認真地進行獨立思考和獨立操作的結果。動腦和動手相結合,才能學好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有些學生自己不動腦做作業,照抄別人的;有的學生做實驗時自己不動手,怕拿錯了儀器或配錯了藥品出笑話,只在一旁觀看,等成績好的同學做完實驗,就把實驗結果或報告照抄一遍,這樣都不好。學習成績愈差的學生,越要勤於動腦和動手,在動腦和動手的過程中發現問題,糾正錯誤,不斷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效果。

克服做作業的盲目性,做作業的目的是為了加深對新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運用新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在學習時間有限的條件下,不是練習題做得越多越好,而是應該精選一些有代表性的練習題做,那樣做一題,就等於做了很多類似的題,可以收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效果。這種辦法既可以學到紮實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又能提高單位時間的練習質量。

按照教學進度,在不影響正常學習任務的條件下,可根據自己的實際知識水平,適當地選一些難度較大的代表性的綜合性練習題做,發展思維能力,培養靈活運用知識解決較複雜問題的技能。

對於難題,要反覆閱讀教材(包括與解題有聯繫的舊教材)和聽課筆記,認真鑽研參考資料,加深對難題的理解,促成問題的解決。經過獨立思考後,問題仍然不能解決,可以請教老師和同學。與老師和同學開展問題討論,是打開思路,解決問題的一種好方法。  

強化管理理論

強化管理理論的內容

所謂強化是指增強某人前面的某種行為重複出現次數的一種權變措施。現代的S-R心理學家不僅用強化來解釋操作學習的發生,而且也用強化來解釋動機的引起。人類從事的眾多有意義的行為都是操作性強化的結果,例如許多步行上學、讀書寫字、回答問題等等。斯金納強化理論認為在操作條件作用的模式下, 如果一種反應之後伴隨一種強化, 那麼在類似環境里發生這種反應的機率就增加。而且,強化與實施強化的環境一起, 都是一種刺激, 人們可以以此來控制反應。因此,管理人員就可以通過強化的手段,營造一種有利於組織目標實現的環境和氛圍,以使組織成員的行為符合組織的目標。  

強化管理的方式

根據強化的性質和目的可把強化分為正強化和負強化。在管理上,正強化就是獎勵那些組織上需要的行為,從而加強這種行為;負強化就是懲罰那些與組織不兼容的行為,從而削弱這種行為。正強化的方法包括獎金、對成績的認可、表揚、改善工作條件和人際關係、提升、安排擔任挑戰性的工作、給予學習和成長的機會等。負強化的方法包括批評、處分、降級等,有時不給予獎勵或少給獎勵也是一種負強化。

強化的具體方式有四種:1、正強化。就是獎勵那些符合組織目標的行為,以便使這些行為得以進一步的加強、重複出現。2、懲罰。當員工出現一些不符合組織目標的行為時,採取懲罰的辦法,可以約束這些行為少發生或不再發生。懲罰是力圖使所不希望的行為逐漸削弱,甚至完全消失。3、負強化,負強化強調的是一種事前的規避。俗語「殺雞儆猴」形象說明了兩者的聯繫與區別。對出現了違規行為的「雞」加以懲罰,意欲違規的「猴」會從中深刻地意識到組織規定的存在,從而加強對自己行為的約束。4、忽視,就是對已出現的不符合要求的行為進行「冷處理」,達到「無為而治」的效果。

斯金納的強化理論和弗隆期望理論都強調行為同其後果之間關係的重要性,但弗隆的期望理論較多地涉及主觀判斷等內部心理過程,而強化理論只討論刺激和行為的關係。強化的主要功能,就是按照人的心理過程和行為的規律,對人的行為予以導向,並加以規範、修正、限制和改造。它對人的行為的影響,是通過行為的後果反饋給行為主體這種間接方式來實現的。人們可根據反饋的信息,主動適應環境刺激,不斷地調整自己的行為。  

強化管理的原則

(1)要依照強化對象的不同採用不同的強化措施。人們的年齡、性別、職業、學歷、經歷不同,需要就不同,強化方式也應不一樣。如有的人更重視物質獎勵,有的人更重視精神獎勵,就應區分情況,採用不同的強化措施。

(2)小步子前進,分階段設立目標,並對目標予以明確規定和表述。對於人的激勵,首先要設立一個明確的、鼓舞人心而又切實可行的目標,只有目標明確而具體時,才能進行衡量和採取適當的強化措施。同時,還要將目標進行分解,分成許多小目標,完成每個小目標都及時給予強化,這樣不僅有利於目標的實現,而且通過不斷的激勵可以增強信心。如果目標一次定得太高,會使人感到不易達到或者說能夠達到的希望很小,這就很難充分調動人們為達到目標而做出努力的積極性。

(3)及時反饋。所謂及時反饋就是通過某種形式和途徑,及時將工作結果告訴行動者。要取得最好的激勵效果,就應該在行為發生以後儘快採取適當的強化方法。一個人在實施了某種行為以後,即使是領導者表示「已注意到這種行為」這樣簡單的反饋,也能起到正強化的作用。如果領導者對這種行為不予注意,這種行為重複發生的可能性就會減小以至消失。所以,必須利用及時反饋作為一種強化手段。

(4)消不固定時間和頻率間隔的強化效果好。因為有機體在強化到來之前的反應率有所提高。在這樣的強化程序下,個體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出現強化,但總有一種強化即將出現的期待。長此以往自然會形成習慣。也就是說, 全部強化的結果, 如果不繼續強化, 反應就消失了。反過來, 部分強化的, 即使後來不強化時, 反應仍不會減弱。顯然不強化竟會起積極作用。用擬人的話來表達, 不強化會起著警戒作用, 即遇到沒有強化的條件時, 不強化會使人學習到,一時沒有結果以後還是有結果的。所以不強化同樣可以收到學習的效果。全部強化, 沒有失敗的教訓, 遇到挫折便不會繼續努力了, 反而引到消極。

(5)正強化比負強化更有效。負負強化及懲罰可以引起一定副作用。斯金納通過系統的實驗觀察得出了一條重要結論:懲罰就是企圖呈現消極強化物或排除積極強化物去刺激某個反應,僅是一種治標的方法,它對被懲罰者和懲罰者都是不利的。他的實驗證明,懲罰只能暫時降低反應率,而不能減少消退過程中反應的總次數。在他的實驗中,當白鼠已牢固建立按槓桿得到食物的條件反射後,在它再按槓桿時給予電刺激,這時反應率會迅速下降。如果以後槓桿不帶電了,按壓率又會直線上升。所以,在強化手段的運用上,應以正強化為主;同時,必要時也要對壞的行為給以懲罰,做到獎懲結合。  

強化管理理論的應用

對強化理論的應用,要考慮強化的模式,並採用一整套的強化體制。強化模式主要由「前因」、「行為」和「後果」三個部分組成。「前因」是指在行為產生之前確定一個具有刺激作用的客觀目標,並指明哪些行為將得到強化,如企業規定車間安全生產中每月的安全操作無事故定額。「行為」是指為了達到目標的工作行為。「後果」是指當行為達到了目標時,則給予肯定和獎勵;當行為未達到目標時,則不給予肯定和獎勵,甚至給予否定或懲罰,以求控制職工的安全行為。

強化理論有助於對人們行為的理解和引導。因為,一種行為必然會有後果,而這些後果在一定程度上會決定這種行為在將來是否重複發生。那麼,與其對這種行為和後果的關係採取一種碰運氣的態度,就不如加以分析和控制,使大家都知道應該有什麼後果最好。這並不是對職工進行操縱,而是使職工有一個最好的機會在各種明確規定的備擇方案中進行選擇。因而,強化理論已被廣泛地應用在激勵和人的行為的改造上。在管理實踐中,正強化和負強化的使用並不能簡單化和絕對化。關於正強化和負強化的使用,從來自一個日本企業的以下調查中大家或許能得到一些啟發:

強化效果圖

在企業安全管理中,應用強化理論來指導安全工作,對保障安全生產的正常進行可起到積極作用。在實際應用中,關鍵在於如何使強化機制協調運轉併產生整體效應,為此,應注意以下五個面:

第一,應以正強化方式為主。在企業中設置鼓舞人心的安全生產目標,是一種正強化方法,但要注意將企業的整體目標和職工個人目標、最終目標和階段目標等相結合,並對在完成個人目標或階段目標中做出明顯績效或貢獻者,給予及時的物質和精神獎勵(強化物),以求充分發揮強化作用。

第二,採用負強化(尤其是懲罰)手段要慎重。負強化應用得當會促進安全生產,應用不當則會帶來一些消極影響,可能使人由於不愉快的感受而出現悲觀、恐懼等心理反應,甚至發生對抗性消極行為。因此,在運用負強化時,應尊重事實,講究方式方法,處罰依據準確公正,這樣可盡量消除其副作用。將負強化與正強化結合應用一般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第三,注意強化的時效性。採用強化的時間對於強化的效果有較大的影響。一般而論,強化應及時,及時強化可提高安全行為的強化反應程度,但須注意及時強化並不意味著隨時都要進行強化。不定期的非預料的間斷性強化,往往可取得更好的效果。

第四,因人制宜,採用不同的強化方式。由於人的個性特徵及其需要層次不盡相同,不同的強化機制和強化物所產生的效應會因人而異。因此,在運用強化手段時,應採用有效的。強化方式,並隨對象和環境的變化而相應調整。

第五,利用信息反饋增強強化的效果。信息反饋是強化人的行為的一種重要手段,尤其是在應用安全目標進行強化時,定期反饋可使職工了解自己參加安全生產活動的績效及其結果,既可使職工得到鼓勵,增強信心,又有利於及時發現問題,分析原因,修正所為。  

強化理論的評價

強化理論的貢獻

1、為預知與控制人類行為提供了一個操作性的角度。斯金納之前的心理學理論皆關注於心理現象的內在方面,將心理現象看做一個「暗箱」,都認為心理現象是不可預知或難以預知的;而斯金納的強化理論描述了行為的可操縱性,從而極大地提高了人們預測和控制有機體(從老鼠到人) 的能力。

2、為社會及工作行為的培訓、教育以及人類社會化因素的培養形成,提供了心理學理論上的依據。比如新加坡的社會治理效果、比如儒家思想文化在中國人性格上的傳承、印度種姓制度的頑固等等,都是強化理論在社會制度實踐中的實證

3、強化理論有助於對人們行為的理解和引導。因為,一種行為必然會有後果,而這些後果在一定程度上會決定這種行為在將來是否重複發生。那麼,與其對這種行為和後果的關係採取一種碰運氣的態度,就不如加以分析和控制,使大家都知道應該有什麼後果最好。這並不是對職工進行操縱,而是使職工有一個最好的機會在各種明確規定的備擇方案中進行選擇。因而,強化理論能被廣泛地應用在激勵和人的行為的改造上。  

強化理論的謬誤

強化理論將凡有結果的行為, 都歸之於強化的作用, 即使找不出直接的強化作用, 也可以用間接的、二級的甚至更高級的、繼發性的強化作用來解釋,但即使如此其理論往往也難以盡然解釋很多心理現象。特別是強化理論認為人們工作行為都是通過各種直接或間接獎懲措施而學習、訓練與社會經驗的結果,因而其也就難以解釋以下問題:

1、人們某些天生的行為能力,比如嬰兒天生會吮吸母奶、簡單的邏輯推理能力(比如嬰兒能通過自動和人動等去推理出動物和其它事物的區別)、在言語技能上超於其它動物的學習掌控能力、天生的美感追求等等近乎本能的行為都是怎麼來的?

2、人們為什麼既會有一些對真理的堅持(比如布魯諾對日心學說的堅持)、自我實現(比如司馬遷作史記)、堅守信念(比如紅軍長征)、追求公正公平(比如很多舍家棄業的上訪者)、對科學真理的探求研究(比如愛迪生對燈泡的研究過程)等等不計代價、百折不撓的行為?又會有一些賭博、吸毒、網癮等等屢教不改的惡習?

3、為什麼有些人在某種狀況下會有一些以抑止克服自我心理衝動為特徵的、計較得失的、非習慣性的,甚至違背其日常性格行為特點的純理智性的行為?而相反另有一些人會有一些不計利害得失的、具有性格色彩的非理智性行為?在我們肯定了理智行為和非理智行為這兩種相互矛盾狀況不可能都是強化的結果前提下,那麼到底理智性的行為和非理智性的行為那一個才是強化的結果呢?

強化理論只討論外部因素或環境刺激對行為的影響,忽略人的內在因素和主觀能動性對環境的反作用,如果我們不加批判地將其奉為真理,那就等於承認「守株待兔」精神的正確性,將某些偶然性當做必然性來對待;否定「失敗乃成功之母」的訓誡,將磨難不是當做財富而是作為負擔來看。而實踐也表明:強化理論對某些簡單的操作反應, 如在馴化動物、知識學習、兒童行為教育、弱智及在特定的條件下的行為矯正中, 可以得到相當的效果;當應用到常態的成年人行為干涉中, 當人們思維中的對成敗因素的主觀思維判斷、預期期望意識、本能慾望傾向等佔了上風時, 強化理論往往便無法適用了。

新奇的成果, 第一是由於類似的意外, 並不是什麼誇張的話, ⋯近來重溫五年來的研究結

果, 發現許多是由於繼電器和真空管的失誤而碰到新的發現。

關於「強化理論」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