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藥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華藥指懷慶府所產的四大懷藥,日本,英國等國際同仁對四大懷藥的統稱。

懷山藥,懷地黃懷菊花,懷牛膝

因藥材地道備受國外醫藥界讚譽和稱道,美譽為「華藥」,

「四大懷藥」歷史悠久,馳名中外,有「華藥」之美譽,「懷參」之功效。古今醫藥學家稱其為上品,歷代封建王朝征其為貢品,國外醫藥界稱其為「華藥」。

懷藥,也稱「四大懷藥」,因其產於懷慶府故名。懷,春秋鄭國邑名,戰國屬魏。秦置縣,為懷縣,在今河南武陟西南。北魏天安2年(公元467年)設置懷州。治所在野王(隋改名河內,今沁陽)。唐轄境相當今河南焦作、沁陽、武陟、修武、博愛、獲嘉等市、縣地。金天會時改名南懷州,天德時復舊。1257年蒙古改為懷孟路。元延祐元年(1319年)改名為懷慶路,明改為府,1913年廢。其地北倚太行,南臨黃河,沁、丹兩河貫穿其中,全境為黃河衝擊平原,地層深厚,氣候溫和,地下水豐富。這一地區獨特的土壤、陽光、水、氣候等自然條件,賦予了「四大懷藥」獨特的外觀、質地和神奇的藥效。

自古以來,「四大懷藥」就被列為道地藥材,歷代的中藥典籍和名醫史志都給予了高度評價和論述,還有不少佚文趣事、詩詞歌賦和傳說故事,更增添了神秘色彩和豐富的文化內涵。清代進士范照黎「懷懷詩」云:「鄉村藥物是生涯,藥圃都將地道誇,薯蕷籬高牛膝茂,隔河開遍地黃花。」著名醫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推其為各地所產品種之首。據史料記載,公元前734年,衛桓公就向周王室進貢懷山藥。公元前608年,魯宣公開始向周王室進貢懷地黃。唐宋以後,「四大懷藥」都作為貢品年年上交。「四大懷藥」原系野生於太行山中,至今在山中還保留著「山藥溝」、「地黃坡」、「牛膝川」、「菊花坡」等古地名。夏周時已開始在沿山一帶和丹河沿岸村莊由野生變家種,清代逐漸發展到沁陽兩岸,據今約三、四千年的種植歷史。據傳,日本侵略中國到達焦作一帶,對懷藥的醫療和保健功能大為讚歎,愛不釋手,強行提出把當地土壤運回日本,化驗後進行配製專項土壤種植懷藥,但最終以失敗而告終。明清兩代懷慶古城藥材行棧林立,中藥店鋪遍地,計有80餘家,一年兩次(陰曆五月,九月初九)的藥材大會迎來四海藥商,聞名全國,清康熙年間,懷慶藥商形成龐大的懷邦隊伍,常年奔波全國各地,運銷「四大懷藥」,相繼在武漢、北京、天津、西安、安國、禹州、周口等地,修建了懷慶會館,開設藥材行棧,就地開展懷藥貿易,同時,每年還要通過廣州、上海、香港、天津等口岸銷往南洋群島、東南亞、西歐、美國等地。1914年,「四大懷藥」在美國舊金山舉辦的「萬國商品博覽會」上展出,倍受世界各國讚賞。現代化學成份分析得出,「四大懷藥」有效成份含量明顯高於其它各地所產同品種。由於其質量道地、療效顯著,不僅暢銷全國各地,而且出口到日本、韓國、東南亞及歐美地區。

當前,焦作市政府、商家、科技人士在懷藥新產品開發方面,重視和投入的力度正逐步加大,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地黃寶飲料、懷山藥強力粉、山藥果漿、牛膝多糖菊花晶等產品相繼投放市場,有很好的銷路。溫縣懷泉中藥廠正計劃上一個六、八味地黃系列片劑、膠囊車間GMP達標改造項目。總投資2000萬元,年產值1億元,利稅1000萬元。焦作市第二製藥廠正著手開發牛膝多糖系列產品,技術來源是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河南腫瘤研究所、上海實久公司。牛膝多糖是從中藥牛膝中提取的小分子中性多糖,能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具有保護肝臟、抑制腫瘤和升高白血球等功效。焦作大良懷藥率先倡導誠信懷藥品牌,推廣正宗地道華藥贏得市場,溫縣醫藥公司年產1500萬袋菊花茶。沁陽市醫藥公司提出的冷凍脫水真空包裝鮮山藥。武陟縣醫藥公司提出的年產1億袋山藥芝麻糊等。懷藥開放前景廣闊。

焦作市政府為了開發祖國傳統「懷藥」資源,使懷藥這一中國國粹發揚光大,弘揚祖國中藥文化,推動醫藥產業和我國支柱產業發展,提高我國道地中藥材在國際中草藥市場的競爭力,已成立了領導小組,提出了「懷藥」發展規劃設想,想信在不久的將來,「四大懷藥」將成為焦作的支柱產業,發揚廣大,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熱忱歡迎有志於懷藥開發的專家、學者、投資者及社會各界人士來焦作從事有巨大潛力的懷藥資源開發事業。  

[編輯本段]

四大懷藥 華藥美譽

關於「華藥」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