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離焦慮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分離焦慮(Dissociative anxiety) 是指嬰幼兒因與親人分離而引起的焦慮、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緒反應,又稱離別焦慮。  

目錄

表現

分離焦慮 是兒童焦慮症的一種類型,多發病於學齡前期,主要表現為患兒與親人分離時產生的焦慮反應。

約翰.鮑爾比(JohnBowlby)通過觀察把嬰兒的分離焦慮分為三個階段:

反抗階段——嚎陶大哭,又踢又鬧;

失望階段——仍然哭泣,繼繼續續,動作的吵鬧減少,不理睬他人,表情遲鈍;

超脫階段——接受外人的照料,開始正常的活動,如吃東西,玩玩具,但是看見母親時又會出現悲傷的表情。  

原因

1.環境的巨大變化

幼兒從家庭邁入幼兒園,環境有了巨大的改變,被稱為「心理斷乳期」。

(1)生活規律和生活習慣的改變。

幼兒園有相對固定的一日生活時間表,什麼時候吃飯,什麼時候盜洗,什麼時候上課,什麼時候起床,而幼兒在家中的生活規律並不一定與此相符。有的家庭中生活作息比較隨意,一切以幼兒的意願為中心;有的幼兒甚至有一些不良的生活規律和習慣,如晚上熬夜,早上睡懶覺等;有的幼兒則精力旺盛,沒有睡午覺的習慣。據調查一些幼兒就是因為伯在幼兒園睡中午覺而不願意來園。因此在入園之初,幼兒不習慣固定化的生活制度。此外幼兒園的飲食和飲水也和家中不同。一些幼兒在家中養成了挑食、偏食的不良飲食習慣,到幼兒園後不願意進食一些食物。而有的幼兒則在家中從來不喝白開水,而在幼兒園提供的飲水都是白開水等。

(2)成人與幼兒的關係。

幼兒入園之初,見到的教師和小夥伴是陌生的面孔,容易使幼兒感到不安全。由於幼兒園是集體教育,師生比例為1:15或者1:20。也就是說一位成人負責照顧l 5-20名、幼兒,這和幼兒在家中的環境有著天壤之別。幼兒不可能像在家裡一樣得到一對一甚至是幾對一的無微不至的關懷和照顧。如許多幼兒在家中睡覺時要有大人陪伴和哄睡,而在幼兒園則需獨自入睡,兒在入園之初感覺失去了親情和溫暖。此外幼兒在幼兒園不可避免地會處於一種競爭的環境之中,如如何獲得教師對自己的注意和關懷,如何佔據自己喜歡的玩具等等。因此一些幼兒在入園之初會感到不知所措。

(3)陌生的活動室環境。

當幼兒初次踏入活動室時,活動室的環境對他來講是完全陌生的和新鮮的。無論是桌椅的擺放還是盟洗室的設備等都與家中不同。這在使幼兒感到好奇和新鮮的同時,也會引起他的恐慌和不安。如有的幼兒在家中大便時是用坐式的尿盆或者抽水馬桶,而幼兒園則是蹲式的,幼兒就感到不適應而引起心理上的壓力。

(4)要求的提高。

在幼兒園中教師要求幼兒具備一定的獨立和自理能力,包括:自己吃飯、自己穿脫衣褲、自己上床睡覺、能控制大小便、自己遊戲、遵守一定的規則等等。這些要求都有可使幼兒感到是一種挑戰和壓力。  

2.家庭的因素

   家長的教養方式是幼兒入園適應快慢的重要因素。實踐證明。在平時不嬌慣孩子,注重幼兒獨立能力培養,鼓勵孩子探索新環境和與新夥伴一起玩的家庭,其幼兒入園的適應期就較短,幼兒的情緒問題也較少。而那些嬌寵溺愛、一切包辦代替的家庭中的孩子則需要較長的適應期。甚至有一些孩子由於環境的巨大差異和轉折而出現情緒和生理上的問題。如有的孩子因過分哭鬧和情緒的不安,而出現夜驚、夢魘或者腹瀉、生病等問題。  

3.幼兒自身個性與以往經驗

研究證明在入園之前有與家長分離經驗的幼兒比較容易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性格外向、活潑大膽的孩子則要比那些性格內向、安靜膽小的孩子更容易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影響

焦慮會引起孩子生理上的應激反應,長時間焦慮,容易使孩子抵抗力下降。剛入園的孩子常常很容易感冒發燒、肚子疼等等。患兒整日纏住父母,不斷要父母注意自己,有時擔心父母發生意外,或擔心意外災難會使自己與父母失散。害怕自己離開父母會被拐走。患兒因而不願上學或入托,到校或入託兒所後哭鬧,不主動與其他小朋友交往,甚至表現出頭痛、腹痛噁心等軀體症状。病程可持續數年。 分離焦慮是孩子離開母親時出現的一種消極的情緒體驗。最親近的人從視線中消失了,孩子會一下子不安起來:媽媽在哪裡?我要找媽媽!孩子會用喊叫、哭鬧來表達自己的焦慮,呼喚媽媽的出現。大部分孩子從七八個月起,就會明顯表現出這種分離焦慮,有些孩子甚至更早。

分離焦慮的出現,與孩子的不安全感有關。最初,這種焦慮的出現,是具有特殊的適應意義的。因為,它促使孩子去尋找他所親近的人,或者發出信號,呼喚媽媽的出現。這是孩子尋求安全的一種有效的方法。

但是,由於焦慮中的孩子會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尋找親人上。有時,他們甚至表現出不吃、不喝、不玩,這些平時最能引起親近的人關注的行為,現在成了他用來呼喚親人的一種方法。當然,其他的活動可能就進入不了他們的視線了。

當寶寶到了上幼兒園的年齡,分離焦慮就越發不可忽視了。很多寶寶因害怕去幼兒園,會以不起床、假裝生病、賴地哭鬧的手段進行抵抗。  

對策

有5%~8%的寶寶「分離焦慮」特別嚴重,對於這部分寶寶,如何引導他們,使之樂於在家中談論幼兒園,是疏解其「分離焦慮」的第一步。

不要硬生生地正面灌輸,可以採取一些出其不意的辦法,比如,「小魔王曲奇也要上幼兒園了,你猜他是怎麼去的呢?是乘坐巫婆的飛行毯去幼兒園,還是騎著獅子王去幼兒園?或者是踩著雜技車去幼兒園?」每晚上床時,還可以討論一下:「如果小曲奇是踩著雜技車去了幼兒園,還會有哪些事情發生呢?」一旦孩子對這個故事產生了期待感,他同樣也會對幼兒園產生期待感,對幼兒園的排斥和抗拒心理,就被打破了。診斷分離焦慮要在孩子3歲以上,治療上要首先找出有關因素,並給予輔導和短期心理治療抗焦慮藥只宜在嚴重時短期服用。

關於「分離焦慮」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