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吸引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人際吸引(Interpersonal Attraction)是個體與他人之間情感上相互親密的狀態,是人際關係中的一種肯定形式。按吸引的程度,人際吸引可分為親合、喜歡和愛情。親合是較低層次的人際吸引,喜歡是中等程度的吸引,愛情是最強烈的人際吸引形式。

人與人之間持喜歡的積極態度或喜愛情感。 在社會交往中﹐人們不僅相互感覺﹑相互認識﹐而且也形成一定的情感聯繫。這種情感聯繫集中表現在人際吸引上。人際吸引是在合群需要(見合群)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合群僅指願意與他人在一起的傾向﹐並不涉及是否喜歡他人﹐更不涉及對他人品質的評價積極與否。但合群是吸引的基礎。吸引的一般形式是喜歡或友誼﹐吸引的強烈形式是戀情或愛情。

20世紀30年代﹐美國社會心理學家莫雷諾﹐J.L.提出的測量群體內人際吸引和排斥的社會測量﹐可視為人際吸引的科學研究的開端。 更早一些﹐E.S.博加德斯提出的測量種族之間親疏關係的社會距離測量法(見態度測量)也與此有關。 過去的測量法主要是描繪群體內人際吸引和排斥的現實情況。當前的研究則側重於了解人際吸引產生的心理機制。喜歡或友誼人們在社會交往中接觸許多人﹐但是他們喜歡的﹑願與之建立友誼的卻是少數。 心理學家通過大量研究概括出這種現象的幾個重要原則﹕  

目錄

相似性原則

相似性原則認為人們往往喜歡那些與自己相似的人。 這裡所說的相似性不是指客觀上的相似性﹐而是人們感知到的相似性。實際的相似性與感知到的相似性是有聯繫的﹐而且前者往往決定後者﹐但二者不是完全對應的。感知到的相似性包括信念﹑價值觀﹑態度和個性品質的相似性﹐外貌吸引力的相似性﹐年齡的相似性﹐以及社會地位的相似性等。許多研究表明﹐相似性與喜歡之間有直接聯繫。被試認為﹐他人越是與自己相似﹐便越是喜歡這個人。T.M.紐科姆的現場研究證明﹐在研究開始時那些在信念﹑價值觀和個性品質上相似的人﹐在研究結束時成了好朋友。婚姻介紹所的工作往往以雙方的相似性作為參考依據。

但是﹐人們在早期交往中﹐信念﹑價值觀和個性品質的相似性往往顯示不出來﹐此時年齡﹑社會地位﹑外貌吸引力往往起著重要作用。隨著交往的加深﹐信念﹑價值觀﹑個性品質等因素的作用便突出出來﹐甚至超過其他因素。

對相似性原則的一種解釋是﹐相似的人肯定了我們自己的信念﹐價值觀和個性品質﹐起著正強化作用﹐而不相似的信念﹑價值觀和個性品質起著負強化的作用。這種正負強化作用通過條件反射過程與具有這些特點的人聯繫起來﹐結果造成人們喜歡相似的人﹐不喜歡不相似的人。

另一種解釋認為﹐相似性影響吸引是由於它提供了關於他人的信息。人們通常重視自己的信念﹑價值觀和個性品質﹐所以擁有同樣特點的人引起好感。  

互補性原則

互補性原則當兩個人的角色作用不同時﹐互補性原則起著重要作用。互補性指人們喜歡那些與自己個性品質相反的人。一個主動的支配型男性和一個被動的順從型女性彼此間有吸引力。選擇與自己個性品質相反的人可以起到互補的作用﹐相互滿足需要。選擇與自己個性品質相反的人可以起到互補的作用﹐相互滿足需要。 互補性原則看來似乎與相似性原則是矛盾的﹐但從角色作用的觀點看卻是一致的。支配型男性和順從型女性在對男女關係中男女角色的看法上是一致的﹐他們認為男性應起支配作用﹐女性應當順從。支配型男性和順從型女性在對男女關係中男女角色的看法上是一致的﹐他們認為男性應起支配作用﹐女性應當順從。  

審美觀原則

外貌吸引力人們一般喜歡外貌美的人。 外貌美對於第一印象的形成尤其重要。喜歡美的東西是一種自然傾向﹐儘管不同文化的人對美的標準的看法並不完全一致。外貌美還可以產生一種光環效應(見人際知覺)﹐認為外貌美的人也具有其他優良品質﹐而實際上並不一定具有。美的東西是好的﹐好的東西也被認為是美的。一個具有高尚道德和才智的人﹐往往被認為外貌也是有吸引力的。另外﹐看照片或影像﹐抽象地評價人﹐與同該人實際接觸相比往往產生不同的結果。

相互性原則:

相互性原則指我們喜歡那些也喜歡我們的人﹐不喜歡那些不喜歡我們的人。 一種滿意的關係是雙方的自我都受到支持的關係。C.貝克曼等人的研究表明﹐如果事先告訴甲小組成員﹐乙小組成員喜歡他們﹐那麼在以後重新分組時甲小組成員願意與乙小組成員分在一組。  

交往頻率原則

交往頻率原則熟習或交往頻率高能增加喜歡的程度。 R.B.扎永茨的實驗證明了這一點。他讓被試看一些人的面部照片﹐有些照片看25次﹐有些只看一兩次。然後問被試對照片的喜歡程度。結果表明﹐看的次數越多越喜歡。 這個效果在社會心理學中被稱為曝光效應。後來的研究又查明﹐在積極或消極背景下觀看﹐如在飲用好味道飲料或不好味道飲料背景下觀看﹐結果是一樣的。但觀看次數有一定限制﹐超過了一定次數會產生厭煩感。另外﹐觀看次數的作用主要表現在積極的或中性的刺激性上﹐多看反面東西不會導致對它們的喜歡。

人們喜歡自己的鏡像﹐而他們的朋友卻更喜歡他們的正像。這也是接觸效應的表現﹐因為人們常常看到的是自己的鏡像﹐而朋友們則常常看到他們的正像。  

鄰近性原則

鄰近性原則在其他條件相等時人們傾向於喜歡鄰近的人。研究表明﹐隨機被安排在同一宿舍或鄰近坐位上的人容易成為朋友。同一樓內住得最近的人容易建立友誼。鄰近性與交往頻率有關。鄰近的人常常見面﹐容易產生吸引。

愛情是人際吸引的特出表現形式

愛和愛情社會心理學研究的新課題。 社會心理學家認為﹐愛是一個較廣泛的概念﹐包括對人民﹑對父母﹑對師長等的愛﹐而愛情則一般專指男女之間的親昵關係。社會心理學家E.C.哈特菲爾德和G.W.沃爾斯特1981年把愛區分為戀愛和友愛。戀愛是一種用不同愛情術語解釋的強烈生理狀態﹐一種混合的情感﹐包括溫柔和性感﹑興奮和苦惱﹑焦慮和欣慰﹑利他和嫉妒等。戀愛被定義為一種與他人結合的強烈願望。相互的戀愛伴隨著滿足和狂喜﹐單戀則伴隨著空虛﹑焦慮或失望。戀愛往往包含把對方理想化的傾向﹐往往是盲目的不可控制的情緒狀態。友愛則是不那麼強烈的情緒﹐包括友好感情和深刻理解﹐其特點是友好﹑諒解﹑關心對方幸福。它是比較現實的﹐把對方視為現實的人﹐不像戀愛那樣把對方理想化。友愛被定義為人們對與其生活密切相關的人的情感。

Z.魯賓(1973)把喜歡與愛區別開來。他認為﹐愛的因素是對對方負責﹑溫柔體貼﹑自我揭示﹑排他性。喜歡則指為他人所吸引﹑尊重對方﹑認為對方與自己相似。他制定了測量喜歡和愛的量表﹐能把二者區別開來。在預測男女愛情發展上﹐愛的量表比喜歡量表更有預測力。

戀愛社會心理學家D.T.肯德里克等人(1977)認為﹐可用強化原則去解釋戀愛。從某人那裡接受的強化越大﹐人們便越可能愛這個人。這意味著﹐戀愛是由強烈積極的體驗所激起﹐由強烈消極的體驗所撲滅。但少數人持相反的觀點。如R.斯托勒認為﹐對立﹑神秘﹑風險等引起性興奮。多數心理學家認為﹐愉快和痛苦都能點燃愛情。從生理上看﹐愉快和痛苦都是強烈的喚起﹐喜悅﹑熱情﹑興奮與憤怒﹑嫉妒﹑憎惡都引起神經系統的交感反應﹐如臉紅﹑出汗 ﹑心跳﹑呼吸加速等。因此理論家們認為﹐愉快和痛苦都可能點燃愛的體驗﹐D.達頓等人1974年的研究證明了恐懼和性吸引之間的聯繫。他們讓年輕男性被試分別走過兩座橋﹐一座是危險的弔橋﹐一座是安全的正常橋。當每個被試過橋時讓一位年輕美麗的女大學生迎面走來﹐要求被試填一份問卷。填寫後女大學生把自己的電話告訴被試﹐告訴他如需了解問卷詳情﹐可以打電話找她。結果表明﹐在危橋上遇到女大學生的33名被試中有9人打了電話﹐在正常橋上遇到女大學生的被試則只有兩人打了電話。

按照S.沙赫特提出的情感二因素論看﹐情緒體驗依賴於生理喚起和認知標記。人們莫名其妙地感到害怕時﹐往往以環境來解釋。沃爾斯特把這個理論應用到愛情上。認為愛情是生理喚起和適當認知標記的結合。你在思念戀人時﹐此時任何情景引起的生理喚起的加強都可能被解釋為愛情的增強。如一對暴風雨中的戀人比在一般條件下更易於增強愛情﹐因為暴風雨引起的喚起被解釋為愛情了。當然﹐如果其他解釋很明顯﹐便不會解釋為愛情。 愛的傾向愛情和喜歡是不同的﹐但喜歡是愛情的基礎。社會心理學研究表明﹐影響喜歡的因素也影響愛情﹐前面所談的影響喜歡的因素﹐如相似性﹑滿足性﹑接觸頻率﹑外貌吸引力﹑互補性等也都是決定一個人最終選擇什麼人作戀人或伴侶的重要條件。所以﹐相似的人﹑住得鄰近的人﹑交往頻率高的人﹑外貌吸引力大的人﹑角色作用互補的人之間容易發生愛情。

男女愛情體驗上的差異美國的研究結果顯示﹐男性比女性更易於產生愛情﹐女性比男性更易於中斷愛情。 而且男性中斷愛情後雙方還可以保持一般朋友關係﹐如果女性中斷愛情﹐就難於保持這種關係。女性比男性更易於體驗愛的激情﹐男性對愛情的看法更具浪漫色彩。

失戀和離婚愛情量表可以預測愛情關係是否會維持下去。女性的愛情量表分數具有更大的預測力。男性的權力欲﹑大男子主義往往是造成關係破裂的重要原因。從公平理論的觀點看﹐對愛情關係感到不公平﹐付出得多﹐收穫得少﹐可能使愛情中斷。短時分離可能中止一般的感情﹐但卻會加強較深的感情。父母對愛情的干涉往往不會產生預期的結果﹐反而會加強青年人之間的愛情。這在社會心理學中稱為羅密歐和朱麗葉效應。G.列文格爾1979年提出一個式來說明婚後雙方關係的變化。他認為﹐吸引力﹑障礙﹑另外的吸引力之間的不平衡﹐往往導致離婚。這裡吸引力指婚姻的物質和精神享受﹐障礙指離婚的代價﹐另外的吸引力指獨立的價值﹑第三者的吸引力。當吸引力下降﹑障礙消除﹑另外的吸引力加強時﹐容易離婚。  

人際吸引的基本原則

①強化原則: 強化是學習論的一項基本原則,運用到人際吸引中,就是我們喜歡能給予我們獎勵的人。

②聯結原則: 聯結是經典條件反射中的一個極其重要學習原則。我們喜歡那些與美好經驗聯結在一起的人,而厭惡那些與不愉快經驗聯結在一起的人。

③社會交換原則: 這一觀點認為,我們對於一個人的喜歡與否,是基於成本與利益所做的評價。根據社會交換理論,當我們認識到從人際交往中,得到的報酬超過成本時,便會喜歡和我們交往的人。

影響人際吸引的主要因素有:個人特質、相似性、熟悉性 和 接近性。

①個人特質:社會心理學家經過多年研究,總結出了一些與吸引有關的個人特質,主要有溫暖、能力、和外表吸引三個面:

a.個人的溫暖:溫暖是影響我們對他人形成印象的主要特質。

b.能力:IQ和EQ的綜合能力

c.外表的吸引力:在其它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外表(也稱相貌)漂亮的人更具吸引力。漂亮的輻射效應。按照這種效應的看法,人們經常認為別人看到自己和特別吸引人的朋友或情人在一起,能提高自己的大眾形象。

②熟悉性:

◎曝光效應:我們把這種只要經常出現,就能增加喜歡程度的現象叫做曝光效應。

莫雷諾﹐J.L.

社會測量

態度測量

人際知覺  

人際吸引的影響因素

1、熟悉與鄰近

熟悉能增加吸引的程度。此外如果其他條件大體相當,人們會喜歡與自己鄰近的人。熟悉性和鄰近性二者均與人們之間的交往頻率有關。處於物理空間距離較近的人們,見面機會較多,容易熟悉,產生吸引力,彼此的心理空間就容易接近。常常見面也利於彼此了解,使得相互喜歡。

但交往頻率與喜歡程度的關係呈倒U型曲線,過低與過高的交往頻率都不會使彼此喜歡的程度提高,中等交往頻率時,彼此喜歡程度較高。  

2、相似性

人們往往喜歡那些和自己相似的人。相似性主要包括:

信念、價值觀及人格特徵的相似;

興趣、愛好等方面的相似;

社會背景、地位的相似;

年齡、經驗的相似。

實際的相似性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雙方感知到的相似性。  

3、互補

當雙方在某些方面看起來互補時,彼此的喜歡也會增加。互補可視為相似性的特殊形式。以下三種互補關係會增加吸引和喜歡:

需要的互補;

社會角色的互補;

人格某些特徵的互補,如內向與外向。

當雙方的需要、角色及人格特徵都呈互補關係時,所產生的吸引力是非常強大的。  

4、外貌

容貌、體態、服飾、舉止、風度等個人外在因素在人際情感中的作用也是很大的。尤其是在交往的初期,好的外貌容易給人一種良好的第一印象,人們往往會以貌取人。外貌美能產生光環效應,即人們傾向於認為外貌美的人也具有其他的優秀品質,雖然實際上未必如此。  

5、才能

才能一般會增加個體的吸引力。但如果這種才能對別人構成社會比較的壓力,讓人感受到自己的無能和失敗,那麼才能不會對吸引力有幫助。研究表明,有才能的人如果犯一些「小錯誤」,會增加他們的吸引力。  

6、人格品質

人格品質是影響吸引力的最穩定因素,也是個體吸引力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美國學者安德森(N.Anderson,1968)研究了影響人際關係的人格品質。下表是主要研究結果。我們可以看出,排在序列最前面、喜愛程度最高的六個人格品質是:真誠、誠實、理解、忠誠、真實、可信,它們或多或少、直接或間接同真誠有關;排在系列最後受喜愛水平最低的幾個品質如說謊、 假裝、不老實等也都與真誠有關。安德森認為,真誠受人歡迎,不真誠則令人厭惡。  

人際吸引的溝通魅力

1、人際吸引:由表及裡

人際吸引是從第一印象(如相貌、學識、人品等)開始的,隨著交往的深化和了解,進一步發現了一個人的內心美,吸引力就會越來越大。有人說「衣服越新越好,朋友越老越好」,因為老朋友,相互了解,所以吸引力就牢固。吸引力當然也需要不斷地充電。

戀愛是吸引的反應,有人說異性相吸,也有人說,互補相吸。那麼,如何成為一個被人吸引和喜愛的人呢?

吸引來自以下幾個方面:

1)儀錶吸引。在日常生活中不難發現,誰都喜歡漂亮的人,因為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儀錶是人的第一印象,常給人以類型化的傾向。儀錶主要指:一個人的體型、長相、動作、風度、服飾等。有人說美貌是一張特殊通行證,美是一種誘惑、一種吸引。

2)性格吸引。這是一個人的內在美,主要指一個人的處事態度和行為模式,比如是直率或拘謹,是坦誠或虛偽,是勇敢或怯懦,是智勇雙全或輕舉妄動等等。

3)才智吸引。主要指一個人的智慧、能力、學識等。一個人的學識高低,常表現在他的言談舉止上,以及處理難題方面是否有能力,是否可信等。

以上三方面是相輔相承的互補關係,比如一個長相和衣著都很漂亮的人卻開口罵人、出口傷人,顯得粗俗無知,他將失去外表的吸引力而被人厭惡。有人說:「我很醜,但很溫柔」,這就是性格彌補了長相,內在美彌補了形象的不足。

在現實生活中,具備三種吸引力的人不多,也許周恩來算是一個比較完美的人。但決不能因為人人都不完美,所以就放棄完善自己。  

2、保持魅力:人際吸引的層面和分寸

在人際交往中,人際吸引的類型也是多種多樣的,你的吸引力達到了哪個層面,或如何把握吸引之分寸是不可忽視的。

1)表面吸引。單方的或雙方的一種淺薄的暫時的吸引,它有待於去繼續發現對方的『『美」,方可贏得持久的友情,但有時也出於來自某種壓力或需要而表現出來的表面吸引,如上下級之間、』同床異夢』的夫妻之間、師生之間等均可能由於無法解脫的關係而表現出表面接近。

2)單一吸引。單一喜愛,如追星族(影星、歌星、體育明星、文學家、科學家、模範人物等)均為單一的喜愛或崇拜,愛情生活中的單相思也是典型的單一喜愛。

3)相互吸引。雙方都被對方所吸引,因此都有交往的願望。不論在同性或異性之間,這種相互吸引是交往的最好開端和基礎。有了這種基礎,更容易產生「情人眼裡出西施」,激起更深的愛的發現。

4)距離吸引。距離也會成為相互吸引的因素: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這就是距離近比距離遠的吸引力大,交往方便;在夫妻之間,也有「久別如新婚」之說,這些都是距離而激起的吸引力。;但是人與人之間不可毫無距離,『不論是朋友或夫妻之間,過度透明都會有「物極必反」的可能,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立的人格,因此就應有自己的個人秘密。適當的朦朧會產生「距離美」,這就是適度把握吸引力的訣竅。

以上四種類型也就是人際吸引所不同的層面和分寸,它們都可能發生在同情、崇拜、友情、愛情的相互吸引中。

要維繫人與人之間的長久吸引,主要是要有內在美,即人格魅力。它包括一個人的性格、才智、人品、修養等等。如果一個人有一張美麗的面孔,再加上善良和智慧,那麼他(或她)將永具魅力。反之,如果一個人有一張美麗的面孔,加上一顆狠毒的心,最後連她(或他)的面孔也將令人厭惡。

人際吸引關係著一個人的交友模式,通常的交友模式有:酒肉型朋友、保護型朋友、引薦型朋友、信息型朋友、共振型朋友、互補型朋友、鼓勵型朋友、爭論型朋友、忘年型朋友、異性型朋友、故友等等。人與人之間之所以能成為朋友,必有相互吸引、互惠互利之處,否則就不可能成為朋友。

關於「人際吸引」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