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社會行為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親社會行為又叫積極的社會行為,它是指人們表現出來的一些有益的行為。人們在共同的社會生活中經常會表現出類似這樣的行為,比如幫助、分享、合作、安慰、捐贈、同情、關心、謙讓、互助等,心理學家把這一類行為稱為親社會行為。親社會行為是人與人之間在交往過程中維護良好關係的重要基礎,對個體一生的發展意義重大。  

目錄

動力與意義

什麼力量驅使人們做出親社會行為呢?親社會行為對我們的社會生活有什麼意義呢?

行為主義的觀點來看,親社會行為不僅使我們能夠獲得來自社會的、他人的和自我的獎勵,而且能夠避免來自社會的、他人的和自我的懲罰。這會促使你形成積極的社會價值觀,有利於你的身心健康,還會使你獲得或鞏固友誼。此外,幫助別人還有提升心境的作用,當受助者的痛苦消除並開始快樂起來的時候,助人者同樣會受到這種情緒的感染,使自己也變得更加愉快。  

如何培養親社會行為?

1、要學會謙讓;2、要學會分享;3、要幫助他人;4、要關心社會發展。

助人不是居高臨下的施捨,助人應該建立在尊重和平等的基礎上,要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體察對方的感受。主人不僅僅需要熱情,更需要智慧,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有時助人要付出一定代價,甚至會承擔一定風險。

助人就是助己,生存就是共存。  

親社會行為的原因

1)社會生物學觀點:是人的先天特性,來自我們的基因,可以遺傳

2)社會交換論: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作用,本質上是個人試圖儘可能獲得最大利益,同時又儘可能少地付出代價的社會交換過程;

3)社會規範論:人類道德準則中最普遍的成分是交互性規範。交互性規範是支配社會交換、保持社會關係中得失平衡的一個基本原則;社會責任規範是社會期待人們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親社會動機的影響因素

1)文化因素:倡導利他行為的文化特徵:溫暖和慈愛;反覆灌輸親社會的價值觀念;主流文化融於日常生活

2)情境因素:三種假設:服從互動的社會標準;人們的依賴本能;榜樣作用

3)家庭成員的行為:A、父母的榜樣作用:父母的言傳身教是孩子利他主義形成的重要原因;B、父母對利他行為要求:受到一系列傳統美德的熏陶;C、父母對利他行為的歸因;D、誘導和強化;E、移情訓練:通過情緒追憶——情感換位——作品深化——作品評析進行教育

4)學校、同伴與媒體的影響:如果一個學校僅僅重視升學率,忽略學生道德品質的培養,對學生之間惡性競爭和有意傷害不管;如果我們同伴隊我們幫助他人的舉動不屑一顧並冷嘲熱諷,那麼我們久而久之也會面對他人的困境漠然。

5)受助者特徵:A、性別;B、相似性:同一群體、種族、國家、政治態度一致;C、外部特徵:有魅力者更容易受幫助,包括長相,打扮;D、人格特徵:看起來善良,友好的人,沒有傷害過我們的人,由於外部原因需要幫助的人

6)助人者特徵:A、年齡與性別:隨年齡增長,一般道德標準會增長,道德標準內化水平高的個體在助人更積極;男性對陌生人而且又比較危險環境更願意幫助,安全點的環境女性幫助多,女性在從長期照顧和親密關係上更願意幫助。B、人格特徵:有強烈社會動機;相信自己有影響力;有適合情境特殊能力的人;同情理解他人與責任感和利他行為正相關;C、認知特點:對當前情景的認知(情境是否嚴重,自己能力是否夠,對象是否需要幫助);自我認知(自我認知,自我角色認知)D、心境,好心境——幫助,壞心境——兒童會降低,成人會增加(親社會行為有自我獎勵作用)注意力轉移;比較自我狀態和受助人狀態,自己比他是否更不幸  

「報」的特徵

1)往還性:「報」核心特徵是一種社會資源或社會行為的交換。西方「互惠」,中方是「人際關係的往還關係」;

2)情感性:有強烈的情感色彩,牽動著還報者的愛與恨;

3)增量性:報已經超過了施的分量,滴水之恩,湧泉相報;

4)延遲性:日後必有報;

5)區別性:「自己人」和「他人」的報增量性不一樣;

6)角色差異:施恩者不計回報;受恩者有恩必報  

中國人助人行為的特點

1)認為對助人行為應有所酬賞;

2)受恩者「知恩必報」與施恩者「不思回報」;

3)酬賞價值在於表達心意,不在於物質或精神上;

4)倡導「知恩必報」,反對「市恩」

關於「親社會行為」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