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口蟲病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五口蟲病(pentastomiasis),五口蟲寄生於人體而引起的疾病。五口蟲又稱舌形蟲,屬五口動物門,五口綱,舌形蟲科。五口動物門介於環節動物和節肢動物之間。其特徵為體軟,扁而長,無色,透明,覆以幾丁質的表皮,無足。長數mm至15cm,體表分為90個左右清晰的節段,但內部並不分節。前埠部突出,呈橢圓形,周圍有鉤2對,可伸縮,用以固著在寄主組織上。無呼吸、排泄循環系統雌雄異體。五口蟲均營寄生生活,成蟲多寄生於爬行動物(蛇、蜥蜴、鱷)的呼吸系統,少數種寄生於海鷗、燕鷗的氣囊或貓科、犬科動物的鼻咽部。舌形蟲屬及環孔蟲屬,偶寄生於人體。雌雄成蟲交配後雌蟲產卵,卵隨終末寄主呼吸系統分泌物排出落到外界植物上。卵為草食動物(如兔、羊、魚等)所食,幼蟲孵出,鑽入中間寄主的肺、肝等內臟組織內形成包囊包被幼蟲。若包囊隨中間寄主為終末寄主──肉食動物所食,則五口蟲脫囊而出,利用其鉤爬到寄主的鼻咽或肺部,在此成熟,以寄主的組織液血細胞為食。

人體的五口蟲病有兩種類型:內臟五口蟲病和鼻咽五口蟲病。內臟五口蟲病是吞食污染腕帶舌形蟲(非洲蟒舌形蟲)、東洋蟒舌形蟲、鋸齒狀舌形蟲等蟲卵的未熟蔬菜或生水所致,幼蟲寄生在人的肝、脾、肺、眼、腸系膜等部分。多無症状,往往在屍檢時偶然發現,中國早於1926年在一屍體肝臟發現鋸齒狀舌形蟲幼蟲。非洲、馬來西亞、菲律賓、爪哇曾發現病例。鼻咽五口蟲病因食生的或未煮熟的含鋸齒狀舌形蟲幼蟲的動物(如山羊、綿羊、牛、駱駝)內臟所致。表現為鼻咽部不適、刺痛、咽門扁桃體、歐氏管、鼻道結膜、唇部水腫充血流涕流淚噴嚏咳嗽咽下困難呼吸困難發音困難,額部頭痛等。蟲體若不被除去可發育到成熟。本病在印度、蘇丹、黎巴嫩、土耳其、希臘、摩洛哥有報告。

關於「五口蟲病」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