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學通史/夏商西周時期衛生保健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中國醫學通史》 >> 夏商西周時期醫學 >> 夏商西周時期衛生保健
中國醫學通史

中國醫學通史目錄

隨著生產的發展和生活實踐的豐富,人們對命的價值更加關注。《尚書.洪範》說:「五福:一曰壽, 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六極:一曰凶短折,二曰疾,三曰憂,四曰貧,五曰惡,六曰弱。」殷人思想中「五福」之「壽」、「康寧」、「考終命」(「考」即老,考終命指盡其天年)與居「六極」的「凶短折」、「疾」、「弱」均與健康長壽有關。

到了西周,健康氏壽的概念更為突出,金文中累見「萬年眉壽」,「眉壽永年」、「眉壽無疆」等語,《詩經》中反映健康長壽的更多。如「餒我眉壽,黃耇無疆」。「東之君子,萬壽無期」。人們如此重視生命,希望健康長壽,反映著衛生保健方面有了較大的發展和提高。

一、個人衛生

從對殷代卜辭的研究和出土的殷周盥洗用具,可以看出這一時期,人們已經養成掃地、洗手、洗面、洗頭、洗腳等衛生習慣。如:盥、沫、浴、洗等字之甲骨文象已給人以生動的印象。

甲文有帚、掃、寶雞出土之青銅器中見有如子帚灑形的文字,(容庚編著,張振林、馬國權摹補《金文編》第1825頁,中華書局影印,1985年版)。近年出土的殷周陶器和青銅器中,據考古學家研究,其中有洗臉、洗足的盆和噴洒地面的壺,陶器中有擦手去垢的陶搓,製作都相當考究。(楊建芳:《安陽殷墟》,中華書局出版,1965年)。

殷代的貴族不僅用「湯」(熱水)沐浴,而且還用潘,即煮熱的浙米泔汁來沐發,《周禮》之「共(供)王之沐」。《疏》雲「宮人,掌潔清之事,沐用潘、浴用湯。」三千多年前如此講究的淋浴。無疑是社會文明的一個重要反映。

飲食衛生,《周易》:「無攸遂,在中饋,貞吉。」意思是說婦女把家務以及飲食衛生搞好,是吉利的徵兆。可見飲食在這一時期已作為一件大事受到人們的注意。西周時期統治階級的飲食,有專門機構與人員管理,以確保飲食營養與衛生保管等。如:「食醫,掌和王之六食、六膳、百羞、百醬、八珍之齊……」;「漿人,掌共王之六飲,水、漿、醴、涼。」

周人也養成了許多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如《周易》:「觀頤,自求口實。」(《周易.上經.頤》)。意即要把好病從口入這一關,又強調進食時要細嚼慢咽,不貪食過飽。

這一時期,還開始冷藏食品。《夏小正》記載:「三月參則伏……頒冰者。分冰以授大夫也。」《夏小正》被認為是夏朝曆書。可見我國遠在三、四千年前就開始有藏冰的活動了。如《詩經》:「二之日,鑿冰沖沖,三之日,納於凌陰,四之日,其蚤(早)獻羔祭韭」(《詩經.風.七月》)。該詩是周人采冰的切實史料。《周禮》且有凌人之設。「凌陰」即藏冰的房子,「凌人」是掌管藏冰、用冰的專職官員。入春後,氣溫漸高,即將食物保存在置有冰的鑒中(即大口之罌),這時期的冰室建築,已很講究,它可以把冰保存到夏天。王者把冰頒賜群臣,可見當時用冰範圍已很廣泛。

其次,從古代一些記載和傳說可以看出,這一時期,人們已注意用鍛煉身體的方法來防治疾病。

舞蹈的歷史悠久,在甲骨卜辭里就有記載。到西周時更發展為驅疫逐鬼的「儺舞」,剝去神秘的外衣,也有健身防疫的意義。田獵、角抵等體育活動在西周前後都有開展。可見我國人民在和疾病作鬥爭的過程中,很早就把醫療與體育結合了起來,為後世導引、氣功按摩等保健體操運動的形成和發展,起了先導作用。

夏商周時期,性與生育的衛生也開始受到重視。限制「注混亂」在我國歷史悠久,據傳說,伏義氏「始制嫁娶」,「以重人倫之本」「民始不瀆」。這是人類歷史上一次重大進步,而且也是講求性衛生的大前提。

二、環境衛生

夏商周時代,環境衛生已受到重視。首先是房屋建築,注意了對環境的選擇。如《詩經》記有「篤公劉,既溥且長,逝彼百泉,瞻彼溥原。迺陟南岡,覯於京(高丘)。」(《詩經.大雅.公劉》)。「篤公劉,既溥且長。既景(日影)迺岡,相其陰陽,觀其流泉。」詩歌頌揚公劉定居時選擇高燥、向陽、寒暖適宜,接近流泉的地方。《詩經》所歌頌的公劉擇地建居室的時代約在夏代。瓦的使用是西周人的創造,由於瓦能排水、防晒、保護房屋,無疑對人的衛生保健是大有裨益,在岐山鳳雛遺址(今陝西岐山)和扶風召陳遺址(陝西扶風縣)出土有板瓦、筒瓦等瓦上還有瓦釘或瓦環。其居室建築之衛生條件更為進步。

通過甲骨卜辭研究,還可看出殷商時代已注意室內外洒水,清掃和除蟲。如丁亥日要在室內外掃除和滅蟲等。甲骨中還有「灑」字等,說明居室洒掃在當時已被重視。西周這方面的記載就更詳細,且其統治階級已設有專門管理清潔衛生的官職。負責宮廷內外的除草、除蟲、以及清潔水源的工作。《周禮》還記道:「赤發氏掌除牆屋.

以蜃炭攻之,以灰灑毒之,凡隙屋除其狸蟲」;《詩經》還記有滅鼠的活動,強調洒掃庭院堵鼠洞,堵好鼠洞熏殺老鼠。對預防傳染病流行,保護環境避免污染有積極意義。

清潔水源、注意飲水衛生。水源與環境衛生關係最大,故鑿井而飲。遠在原始社會就開始了。夏商時,井鑿的更深。河北省藁城台西遺址,發現我國商代兩眼水井,其結構堅固,至今仍很完整,還在井內發現了提水的陶罐。西周時已認識到鑿井不僅是為了取水方便,而是為了更有利於清潔衛生,強調要經常淘井泥,使井水保持清潔。《周易》:記述一新來的邑主看到當地飲水情況說:井水太濁了,喝不得,要淘乾淨,才可汲用。《周易》強調:井壁壘好後,井水變得清涼爽口;要求人們打完井水後要加井蓋,防止因炊污水而染病,才會大吉。

與此同時,夏商周期時,人們對生活污水的處理也十分重視。代表夏商文化的淮陰平糧台古城遺址之宮殿地下已有陶排水管之設置。周原遺址之西周早期宮室所設之下水道之直經已達20-30厘米,長度為1米陶水管還與排水陰溝、明槽相連通,汲水排到院外的「大池」中,這是一套比較合理的排水設施,對於改善居住環境衛生,有著重要的意義。周原陶水管的發現,不但在我國古代建築史上有著很重要的價值,而且也為研究我國古代環境衛生設施及其在防病方面的作用提供了新的線索。

32 夏商西周時期醫學 | 商周醫事制度 32
關於「中國醫學通史/夏商西周時期衛生保健」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