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刺灸/暈針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中醫刺灸》 >> 毫針刺法 >> 針刺異常情況的預防和處理 >> 暈針
中醫刺灸

中醫刺灸目錄

(一)現象

輕度暈針,表現為精神疲倦,頭暈目眩噁心欲吐;重度暈針、表現為心慌氣短面色蒼白,出冷汗脈象細弱,甚則神志昏迷唇甲青紫,血壓下降,二便失禁,脈微欲絕等症状

(二)原因

多見於初次接受針刺治療的患者,其他可因精神緊張、體質虛弱、勞累過度、飢餓空腹、大汗後、大瀉後、大出血後等。也有因患者體位不當,施術者手法過重以及治療室內空氣悶熱或寒冷等。

(三)處理

立即停止針刺,起出全部留針,扶持患者平臥;頭部放低,松解衣帶,注意保暖。輕者靜臥片刻,給飲溫茶,即可恢復。如未能緩解者,用指掐或針刺急救穴,如人中、素髎合谷內關足三里湧泉中沖等,也可灸百會氣海關元神闕等,必要時可配用現代急救措施。暈針緩解後,仍需適當休息。

(四)預防

對暈針要重視預防,如初次接受針治者,要做好解釋工作,解除恐懼心理。正確選取舒適持久的體位,盡量採用臥位。選穴宜少,手法要輕。對勞累、飢餓、大渴時,應囑其休息,進食、飲水後,再予針治。針刺過程中,應隨時注意觀察患者的神態,詢問針後情況,一有不適等暈針先兆,需及早採取處理措施。此外,注意室內空氣流通,消除過熱過冷因素。

參看

32 針刺異常情況的預防和處理 | 滯針 32
關於「中醫刺灸/暈針」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