蜥臀目

(重定向自Saurischia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蜥臀目Saurischia)也稱為龍盤目或蜥盤目。名稱源自希臘文中的σαυρος(sauros有「蜥蜴」之意)與ισχιον(ischion有「髖關節」之意),是恐龍總目Dinosauria)之下所屬兩目中的其中一目。哈利.絲萊(Harry Seeley)在1888年根據恐龍的骨盆結構,將恐龍分類成為兩大目,分別是蜥臀目與鳥臀目(Ornithischia)。兩者的差異在於蜥臀目的骨盆型態比較接近早期的恐龍。

蜥臀目包括兩個亞目,即獸腳亞目(Sauropoda)與蜥腳亞目(Theropoda),其中獸腳亞目包含了所有的肉食性恐龍;而蜥腳亞目則是體型龐大的草食性動物演化支。蜥臀目恐龍從三疊紀晚期開始出現,與鳥臀目的演化支分開個別演化,它們所生存的時代一直延續到白堊紀結束為止。某些蜥臀目大約在侏羅紀時期演變成為鳥類的祖先(雖然鳥臀目也擁有類似鳥類的骨盆結構,但是這是趨同演化的結果)。除了已經演變成為鳥類的分支之外,白堊紀晚期的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使蜥臀目恐龍完全消失。依據系統發生學的分類法,現代鳥類是蜥臀目的一個次演化支。

蜥臀目恐龍具有三叉的骨盆結構,恥骨往前。  

分類歷史

哈利.絲萊(Harry Seeley)在在恐龍分為蜥臀目、鳥臀目之前,曾經參考過其他古生物學家提出的恐龍分類方案。哈利.絲萊傾向於奧塞內爾.查利斯.馬什(Othniel Charles Marsh)在1878年的分類法,馬什將恐龍分為四目:蜥腳目(Sauropoda)、獸腳目(Theropoda)、鳥腳目(Ornithopoda)、以及劍龍目(Stegosauria)。

哈利.絲萊希望能夠根據有效的特徵,以更系統的方式將恐龍分類。他根據骨盆的形狀,將上述四目分為兩個群體;新建立的鳥臀目包含鳥腳亞目、劍龍亞目,而蜥臀目包含獸腳亞目、蜥腳亞目。哈利.絲萊認為這兩種骨盆的差異大,代表恐龍並非一個天然群體,而是主龍類的兩個獨自演化的目。哈利.絲萊的恐龍復系群理論相當有影響力,長期被科學文獻、大眾讀物沿用。直到1960年代,科學界才發現蜥臀目、鳥臀目具有最近共同祖先,而恐龍總目是個單系群。

另一方面,哈利.絲萊的分類法經過長時間的考驗,隨後出現的親緣分支分類法更支持此一分類法。羅伯特.巴克(Robert Bakker)曾對此分類法提出異議,他在《The Dinosaur Heresies》一書中,將獸腳亞目獨立為個別的目,並將蜥腳亞目與鳥臀目集合為另一個目「Phytodinosauria」(意為「植物恐龍」,或稱「Ornithischiformes」)。羅伯特.巴克根據慢龍類同時具有鳥臀目與原蜥腳類的特徵,而認為鳥臀目、原蜥腳類是近親,而鳥臀目演化自原蜥腳類恐龍。但研究發現,慢龍類其實是群獨特的草食性獸腳類恐龍,而且是鳥類的近親。因此,巴克的分類方案並沒有被採用。  

下屬分類

蜥臀目(Saurischia)主要特徵是組成腰帶的骼骨、坐骨和恥骨三者間的結構形式與其它爬行動物相似,即為三射型或三放型腰帶。下分兩個亞目:

蜥腳亞目恐龍

獸腳亞目(Theropoda,包括角鼻龍下目、肉食龍下目、恐爪龍下目、似鳥龍下目、竊蛋龍下目等)生活在三疊紀晚期至白堊紀。它們一般為肉食龍,兩足行走,趾端長有銳利的爪子,嘴裡長著匕首或小刀一樣的利齒。暴龍類是著名代表。

蜥腳亞目(Sauropoda,包括原蜥腳下目與蜥腳下目)生活在三疊紀晚期至白堊紀,其中原蜥腳類主要生活在三疊紀晚期到侏羅紀早期,是一類雜食或素食性的中等大小恐龍。蜥腳類主要生活在侏羅紀到白堊紀。大多數都是巨型的素食恐龍。頭小,脖子長,尾巴長,牙齒成小匙狀。蜥腳亞目的著名代表有產於中國四川、甘肅侏羅紀晚期的馬門溪龍,由19節頸椎組成的脖子長度約等於體長的一半。

關於「蜥臀目」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