顱息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顱息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別名顱囟。屬手少陽三焦經。在頭部,當角孫翳風之間,沿耳輪連線的上、中三分的交點處。布有耳大神經和耳小神經的吻合支,及耳後動、靜脈。主治頭痛耳鳴耳聾驚癇抽搐等。沿皮刺0.3-0.5寸。艾炷灸3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Bkf8h.jpg

顱息 luxi (SJ19)

【標準定位】在頭部,當角孫翳風之間,沿耳輪連線上的上、中1/3交點處。

【取法】正坐或側伏位,於耳後髮際,當瘈脈與角孫沿耳輪連線的中點處取穴。

穴位解剖】本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枕額肌。皮膚由耳大神經分布。皮內含有大量有毛囊、汗腺皮脂腺。皮膚筋膜由緻密的結締組織脂肪組織構成,其內除上述皮神經外還有耳後動、靜脈經過,針由皮膚、皮下筋膜刺入枕額肌的肌腹,該肌腹由面神經的耳後支支配。

【功用】通竅聰耳,泄熱鎮驚。

【主治病症

頭面五官科疾病耳鳴耳聾耳腫流膿,中耳炎頭痛視網膜出血

神經系統疾病小兒驚風,瘈瘲,嘔吐涎沫。

呼吸系統疾病:喘息哮喘

其他疾病:身熱,脅肋痛不得轉側。

【刺灸法】

刺法:平刺0.3-0.5寸,局部酸脹。

灸法:艾炷灸3-5壯,艾條灸5-10分鐘。

顱息: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別名顱囟。屬手少陽三焦經。在頭部,當角孫與翳風之間,沿耳輪連線的上、中三分的交點處。布有耳大神經和耳小神經的吻合支,及耳後動、靜脈。主治頭痛、耳鳴耳聾驚癇抽搐等。沿皮刺0.3-0.5寸。艾炷灸3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關於「顱息」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