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如病毒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諾沃克病毒
Norwalk.jpg
病毒分類
組: Group IV(+)ssRNA
科: 杯狀病毒科 Caliciviridae
屬: 諾沃克病毒 Norovirus

諾沃克病毒英語:Norovirus,NV),又稱為诺罗病毒諾沃克病毒膿融病毒,是一種引起非細菌急性胃腸炎的病毒。諾如病毒的特徵是感染人口密度較高和衛生環境差的地方,如郵輪。諾如病毒是由糞便、口水傳染,人若吃了被感染的蚌類也會感染。

目錄

發現到命名

1968年,在美國俄亥俄州的諾瓦克(Norwalk)發生了流行性腸胃炎,從患者的糞便里檢出病毒,被稱為諾沃克病毒(Norwalk virus)。

1972年,通過電子顯微鏡觀察發現其形態呈小型、圓狀,被認為是小圓結構病毒(Small Round Structured Virus:SRSV)的一種。之後,從非細菌性急性胃腸炎患者身上接連發現與諾沃克病毒相似的小圓狀結構病毒,被稱為 "類諾沃克病毒"(Norwalk-like viruses)或小圓結構病毒。另外在日本還發現了札幌病毒(Sapporo virus)。

這種引起非細菌性急性胃腸炎的小圓結構病毒有2種,即類諾沃克病毒和類札幌病毒(Sapporo-like viruses)。2002年8月,在巴黎召開的第12屆國際病毒學會議(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Virology)上,這2種病毒按發現地點分別被正式命名為"諾如病毒"(Norovirus)和"札幌病毒"(Sapovirus)。

諾如病毒又按遺傳基因分為基因群Ⅰ和基因群Ⅱ。基因群Ⅰ(genogroup Ⅰ)里有諾如病毒、南安普頓病毒(Southampton virus)、沙漠風暴病毒(Desert Shield virus);基因群Ⅱ(genogroup Ⅱ)里有雪山病毒(Snow Mountain virus)、夏威夷病毒(Hawaii virus)、多倫多病毒(Toronto virus)。

中文命名方面,大陸和香港均將之譯為「諾如病毒」。大陸舊譯「諾羅病毒」,後改為「諾如病毒」;香港舊譯「諾沃克病毒」,2009年起官方更改譯名為「諾如病毒」。台灣將之譯成「諾羅病毒」。

主要症状

一般症状主要有嘔吐腹瀉腹痛、低燒、全身肌肉酸痛等。症状一般維持12至60小時後自行消退,但病毒的排泄會延續2星期左右。如腹瀉厲害,容易發生脫水休克等症状。

潛伏期

潛伏期通常為24至48小時。

傳播途徑

諾沃克病毒的感染全年均可發生,尤以冬季較多。

傳播途徑主要有感染性食物中毒傳染性胃腸炎。生食海貝類及牡蠣等水生動物是該病毒的主要傳播途徑,也會從非細菌性急性胃腸炎患者的嘔吐物及糞便,或者乾燥之後通過塵埃感染。

醫治方法

此病以緩和相關的症状為治療,患者需注意保暖並大量飲水,並且需勤於使用肥皂洗手(諾羅病毒對於酒精消毒劑有抵抗能力,因此酒精的效果不佳)。目前尚無疫苗可預防。

爆發案例

外部連結

參考資料

參考來源

關於「諾如病毒」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