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轉到: 導航, 搜索

(midge),雙翅目科(Ceratopogonidae)昆蟲。成蟲體小,多數種類的雌蠓於交配後吸血,且咬人甚劇,故蠓俗稱「小咬」,也稱「蟆子」、「墨墨」。全世界已知4000多種,中國已發現200餘種。多數蠓類吮咬無脊椎動物或吸植物汁液,僅4個屬吸哺乳動物血。在中國吸人血的蠓主要有3屬:庫蠓屬、細蠓屬和蠛蠓屬。中國以蠛蠓為最多見,主要分布長江以南各省。發育過程為完全變態,在適宜的氣候及環境中,完成生活史約需1個月。1年繁殖一、二代,有的種類達數代。卵產於濕土或靜水環境(池塘、水溝、沼澤、樹洞積水等)。幼蟲生活於水中或有腐爛植物的潮濕沃土表層,在土表或水面化蛹。成蟲體長1~4毫米,深褐或黑色,翅被細毛。靜止時雙翅上下重疊於腹部背面。成蟲常棲息在溫濕陰暗處。活動時間隨種而異,刺叮高峰在午後或傍晚、黎明。交配時可見群舞。交配後吸血蠓類雌蠓須吸血才能使卵巢內的卵成熟。每次刺吸約數分鐘到15分鐘,吸血量約0.05~0.56微克。蠓對人的為害主要是雌蠓刺叮騷擾,叮咬處奇癢,也可致皮炎甚至過敏性休克。對林區和野外作業者為害更甚。中國有南方蠛蠓、灰黑庫蠓嗜吸人血。非洲的格氏庫蠓、中南美的奧氏庫蠓可傳播常現蓋頭絲蟲。格氏庫蠓又可傳播鏈尾蓋頭絲蟲,中南美的毛庫蠓可傳播歐氏曼森絲蟲。在中國福建、廣州,曾從台灣蠛蠓體內分離出流行性乙型腦炎病毒,但它是否能起傳播作用尚有待證實。

防制措施主要是個人防護。可在暴露的皮膚上塗擦驅避藥,如避蚊胺驅蚊靈等。可用可濕性溴氰菊酯粉的混懸液浸漬帳紗,以防刺叮。用5%的溫鹼水或氨水擦拭叮咬處以止癢。野外工作時,可燃燒艾草、樹枝,利用濃煙驅蠓。若有條件,可在蠓孳生地或棲息場所噴洒有機磷殺蟲劑,以殺滅其幼蟲和成蟲。

參看

關於「」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