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轉到: 導航, 搜索

(black fly),雙翅目科(Simuliidae)昆蟲。成蟲形似而小,黑色,俗稱「黑蠅」。因背駝,又稱「挖背」。全世界已知1270餘種,主要分布於北溫帶及亞北極地區,中國已有百餘種。雌蚋叮人吸血,造成騷擾,有些種類傳播盤尾絲蟲病

成蟲體長約2~5mm,翅大,足短。雌蚋兩複眼分離,雄蚋兩複眼幾乎相接。口器刺吸式。中胸發達,背面隆起如駝背

發育過程為完全變態,分為卵、幼蟲、蛹和成蟲4個時期。卵、幼蟲和蛹在水中發育,成蟲在空中生活。完成生活史需3~5周到5~6個月,主要取決於水溫。卵產於清潔流水中的水草、落葉、樹枝或石塊上,成堆或排列成鱗片狀。每一雌蟲平均產卵150~500粒,最多達800粒。幼蟲藉助其涎腺分泌的細絲粘著於棲附處,以免被急流沖走,以水中微生物為食,多次蛻皮後結繭化蛹。初羽化的成蟲棲於孳生地附近的草叢和灌木叢里,不久,雌蚋開始吸血,多數吸家畜血,也吸人和其他哺乳類動物及鳥類的血。其口器不適於深刺,故叮刺吸血過程中亦吮食組織液。吸血後卵巢內的卵方成熟。通常白晝吸血,且在日出和日落前後出現 2個刺叮高峰。多數種類的雌性成蟲亦吸植物汁液,雄蚋則僅吸食植物汁液。蚋每年繁殖的代數視種類和水溫度而異,有的一、兩代,也有的至五、六代。以卵或幼蟲在水下或冰下越冬。人被蚋刺叮後1分鐘始感疼痛,局部紅腫發癢,甚至發炎、潰爛,嚴重者可發生過敏性休克。在拉丁美洲、非洲,某些蚋如惡蚋、蟹蚋、淡黃蚋、金蚋可傳播盤尾絲蟲病。巴西的亞馬孫蚋傳播歐氏絲蟲。

加強個人防護,如塗擦避蚊胺驅避藥可防蚋的叮咬。敵敵畏蘇雲金桿菌血清型H-14製劑等噴洒溪流、泉水或草叢林木可消滅蚋的幼蟲和成蟲。在西非和加拿大用以索蟲科線蟲和微孢子蟲進行殺滅蚋幼蟲的研究,已獲初步成效。

關於「」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