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癌作用
A+醫學百科 >> 致癌作用 |
環境中致癌物誘發腫瘤的作用。腫瘤有良性和惡性之分。惡性腫瘤又稱為癌。在致癌作用概念中的「癌」,包括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腫瘤診斷的可靠依據是病理組織學的檢查。
致癌過程
致癌作用的過程相當複雜。化學物質的致癌作用一般認為有兩個階段:第一是引發階段,即在致癌物作用下,引發細胞基因突變。如致癌多環芳烴、氨基甲酸乙酯等都是致癌的引發劑。大部分環境致癌物都是間接致癌物;要經過機體的代謝活化,轉化為近致癌物,近致癌物進一步轉化為化學性質活潑、壽命極短、帶有親電子基團的終致癌物。終致癌物可與生物大分子特別是 DNA(脫氧核糖核酸)結合,導致遺傳密碼改變。如果細胞中原有修復機制對 DNA損傷不能修復或修而不復(見環境污染與DNA修復),正常細胞就轉化為突變細胞。測定體內一些主要毒物代謝酶的活性以及近致癌物、終致癌物、DNA修復功能和染色體變異等,對預測致癌作用有一定的意義。第二是促長階段,主要是突變細胞改變了遺傳信息的表達,致使突變細胞和癌變細胞增殖成為腫瘤。機體具有監視和控制癌細胞的各種防禦功能。人體營養、免疫和內分泌狀況,均可影響癌細胞的生長和發展。有一些物質能抑制致癌物質,被稱為抑癌劑。
目前除了研究抑癌劑和防止致癌物代謝轉化為終致癌物的阻斷劑以及研究增強機體免疫機能、防止癌細胞生長繁殖的各種措施以外,鑒別和排除環境致癌物和助致癌物以及控制人們接觸致癌物的濃度和劑量仍然是環境醫學在預防癌症方面的重要任務。
致癌實驗
判斷對人群有致癌作用的環境因素或環境致癌物,必須有人群流行病學調查和動物實驗的研究資料。致癌實驗的工作,目前還是通過整體動物實驗來完成的。近年來一般選用敏感動物或至少採用兩種動物進行實驗。致癌劑量組包括兩種劑量,其中,最高劑量採用毒性試驗的最大耐受量。用齧齒類動物實驗應考慮性別,每個劑量組和對照組雌雄各50隻。實驗周期應為實驗動物生命周期的2/3以上,甚至延續到整個生命周期。大鼠一般持續觀察兩年,小鼠一年半。要選擇顯示致癌效應的最佳條件和排除影響實驗的外加因素。實驗動物對腫瘤的誘發有種屬和個體差異,應嚴格挑選實驗動物。動物致癌試驗最佳方案設計,仍然是毒理學需要研究的課題。
關於「致癌作用」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