胚胎學/原始心臟的形成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胚胎學》 >> 心血管系統的發生 >> 心臟的發生 >> 原始心臟的形成
胚胎學

胚胎學目錄

人胚第18~19天,生心區的中胚層內出現圍心腔(pericardiac coelom),圍心腔腹側的中胚層(即臟層細胞密集,形成前後縱行、左右並例的一對長索,稱生心板(cardiogenic plate),板的中央變空,逐漸形成一對心管(cadiac tube)。由於出現頭褶,胚體頭端向腹側卷屈,原來位於口咽膜頭側的心管和圍心腔便轉到咽的腹側,原來在圍心腔腹側的心管則轉至它的背側(圖24-4)。當胚體發生側褶時,一對並列的心管逐漸向中線靠攏,並從頭端向尾端融合為一條。與此同時,心管與周圍的間充質一起在心包腔(即圍心腔)的背側漸漸陷入,於是在心管的背側出現了心背系膜(dorsal mesocardium),將心管懸連於心包腔的背側壁。心背系膜的中部很快退化消失,形成一個左右交通的孔道,即心包橫竇(圖24-5)。心背系膜僅在心管的頭、尾端存留。當心管融合和陷入心包腔時,其周圍的間充質逐漸密集,形成一層厚的心肌外套層(myoepicardial mantle),將來分化成為心肌膜和心外膜內皮和心肌外套層之間的組織為較疏鬆的膠樣結締組織,稱心膠質(cardiac jelly),將來參與組成心內膜

原始心臟的位置變化 (人胚頭部縱切)


圖24-4 原始心臟的位置變化 (人胚頭部縱切)

原始心臟的發生


圖24-5 原始心臟的發生

32 心臟的發生 | 心臟外形的建立 32
關於「胚胎學/原始心臟的形成」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