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體壓力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Bkep3.jpg

群體壓力(group pressure)  

什麼是群體壓力

群體壓力(group pressure),群體對其成員的一種影響力。當群體成員的思想或行為與群體意見或規範發生衝突時,成員為了保持與群體的關係而需要遵守群體意見或規範時所感受到的一種無形的心理壓力,它使成員傾向於作出為群體所接受的或認可的反應。

群體動力學研究始於20世紀30年代。在20世紀30年代和50年代,兩個非常著名的經典的心理學實驗為群體壓力與趨同心理的研究作出了重要的貢獻,一個是社會心理學家謝里夫(Muzafer Sherif)所作的自動移動光效果(autokinetic light effct)研究(1936,1937),這個研究的生理基礎是人的神經系統對昏暗燈光會過度補償,從而對靜止的燈光產生移動錯覺的心理現象,對此,被試並不知曉。研究人員讓被試分別在個人和群體兩種情境下對移動的距離作出判斷。結果發現,雖然最初個人環境下的判斷彼此差異很大,但隨著在群體情景中實驗的進行,個人對自己的判斷不斷的調整和修正,最後愈來愈接近群體判斷結果的平均值,並且這個判斷標準會固定下來,並在以後的判斷中發揮作用。這個實驗結果顯示了在模糊情境下群體依賴、群體壓力的存在和群體規範的形成,同時顯示,群體的影響或者說壓力能夠超越群體的存在,出現在沒有群體的環境中。謝里夫的研究讓我們看到了群體壓力和群體規範對人們的認知行為所具有的巨大影響力。

另一個經典的實驗是社會心理學家所羅門.阿希(Solomon Asch)所作的「線段實驗」(1955-1956)。與第一個實驗不同的是這次實驗的環境是明朗的,而且被試只有一個,其他的七名「被試」都是為配合實驗而故意安排的助手,給被試兩張卡片,一張上有一條線,另一張卡片上有三條長度不同的線,然後讓被試說出三條線中哪一個與另一張的一條線長度相同,表面上是調查被試對線段長度的判斷,而阿希真正感興趣的是在群體壓力介入環境時將會出現什麼情況。於是阿希讓助手被試在幾次正確的判斷線段長度之後故意都給出錯誤的答案,然後觀察真正被試的反應。實驗結果驚人的發現有33%的被試屈服於小組的壓力而做出錯誤的判斷,而且可以觀察到被試在這個屈服於群體壓力的過程中伴隨著激烈的內心衝突,因此這個實驗還引發了學界關於實驗中的倫理道德的大論爭。阿希的實驗向我們表明:有些人情願追隨群體的意見,即使這種意見與他們從自身感覺得來信息相互抵觸。群體壓力導致了明顯的趨同行為,哪怕是以前人們從未彼此見過的偶然群體。

除了這兩個經典的實驗研究外,學者們還進行了許多相關的研究,在傳播領域主要集中表現在群體與政治態度、輿論及其形成、群體壓力的社會功能、群體理論在大眾傳播中的應用等。在心理學領域則關注群體壓力和趨同行為產生的心理根源,表現形式和影響因素等。  

導致群體壓力的心理

群體是人生存不可缺少的社會空間,主要有三種群體心理導致了群體壓力和趨同行為的產生:

⑴人天生就有一種對社會孤立的恐懼感,「趨向於一定的群體是人的一種生存方式,當個人被他所在的群體所排斥時,通常會體驗到莫大的痛苦,群體對它所屬的成員具有一種力量」(朱智賢,1989),對於群體的一般狀況的偏離會面臨強大的群體壓力甚至受到嚴厲的制裁,這種恐懼感使得群體中的人產生合群的傾向,只有與群體保持一致才能消除個體的不安全感。

⑵群體為人們的個體行為提供了參照,人們傾向於相信多數,認為他們是信息的來源而懷疑自己的判斷,因為人們覺得,多數人正確的機遇多。在模稜兩可的情況下,尤其如此。

⑶群體給予個體的歸屬感和自我同一性使得個體產生維護群體形象的心理,因此,個體的行為表現為與心目中的歸屬群體的標準保持一致。所以,「實際的群體壓力可以導致從眾,想像上假設的群體優勢傾向,也會對人的行為造成壓力,使人選擇與設想的多數人傾向一致的行為」 (章志光,金盛華,1996)。

這些不同的原因產生了不同的趨同心理,在行為上主要表現為兩種形式:真從眾,外顯行為和內心看法因群體影響而真正改變,與群體保持一致;權宜從眾,儘管內心懷疑或有疑意,但迫於群體壓力而在行為上與群體保持一致,就像阿希的實驗所體現的那樣。

群體壓力和趨同心理可能在某些時候會產生消極的後果,但也不要忽略了他們所具有的積極意義。從整個社會角度講,「任何社會,無論從社會功能的執行,還是從社會文化的延續角度說,多數人的觀念與行為保持一致都是必要的。一個社會需要有共同的語言,共同的價值觀與行為方式」(章志光,金盛華,1996)。從群體角度講,群體壓力使得個人保持與群體的聯繫,維護群體的完整性,維持群體的生存和發展,可以保證群體行為的一致,目標一致,有利於群體目標的實現。從個人角度看,一個人只有在更多的方面與社會的主導傾向取得一致,他才能夠適應其賴以生存的社會,否則他將困難重重。另一方面,個人的知識和感知的範圍是有限的,因此個人需要用從眾的方式,來在最大可靠程度上使自己迅速適應原來未知的世界。這樣,從眾就是一種個人適應生存的必要方式。  

阿希的群體壓力試驗

社會心理學家阿希(s.Asch)是有關從眾問題研究影響最廣泛的一位學者,他於五六十年代一直致力於從眾問題研究。1956年,阿希報告了一個有關群體壓力的經典實驗,考察了影響從眾的各種因素。他原先假定,聰明人在可以順利看到事情真象時不會從眾。但事實證明問題不這麼簡單,聰明的人也會說"白謊",表面上保持與群體或他人的一致。

阿希將被試組成7人小組,請他們參加所謂的知覺判斷實驗。實驗的真正目69,是考察群體壓力對從眾行為的影響。7名被試中,只有編號為第七的被試為真被試,其他均為實驗助手。

被試與其他群體成員都圍桌子坐下後,實驗者依次呈現50套兩張一組的卡片。兩張卡片中,一張畫有一條標準真線,另一張畫有三條直線,其中一條同標準線一樣長。被試的任務,是在每呈現一套卡片時,判斷三條編號依次為1.2.3的比較線中,哪一條與標準線一樣長。

實驗開始後,頭兩次比較平靜無事,群體的每一個成員都選用同一條比較線。作為第6號(第6個進行判斷)的真被試開始覺得知覺判斷很容易、很快。在第三組比較時,實驗助手們開始按實驗安排故意作錯誤的判斷。被試聽著這些判斷,困惑越來越大。因為他要等到第6個才說自己的看法,先必須聽前5個人的判斷。結果,他面臨一個是相信自己的判斷,還是跟隨大家,一起做錯誤判斷的兩難問題。實驗結果表明,數十名自己獨自判斷時正確率超過99%的被試,跟隨大家一起作出錯誤判斷的總比率佔全部反應的37%。75%的被試至少有一次屈從了群體壓力,作了從眾的判斷。

 一個人的少數對一致的多數

 實驗過程

實際上,這個實驗是作為一系列研究的基礎來設計的。由7至9名大學生組成的群體被集中在一間教室里。實驗者應告訴他們會看到一些長度不同的線條,他們要做的就是比較同長度的線條。這種安排是一種知覺測試,實驗者把兩張畫有垂直的黑色線條的白卡片固定在房間前面的黑板上。在右邊的卡片上有三條不同長度的線,其中一條與左邊的標準線條等長。所要做的就是從三條線中選出與標準線條等長的那條線(如下圖)。畫有線條的卡片尺寸是17.5"×6")。這些線條的寬度都是3/8",線條的下端離卡片的下沿是2.5"。標準線條畫在卡片中央,而對照線條則相互距離1.75"。線條標號則用黑色表示出來,長度為 3/4",在每條線下面 1/2"處直接標出。

 下面就是對被試的指導語

「這是一項包括辨別線條長度的試驗,你可以看到前面有一付白色卡片。左邊是一條線,右邊有三條不同長度的線,它們依次標有1、2、3。右邊有一條線與左邊的標準線條等長——每一組中你都要指出哪條線是等長線。你要用相應的標號表述出你的判斷。象這樣的比較共有12次。因為線條數目不多,並且你們人數也很多,我將把你們所有人都召集在一起,依次說出你們的判斷,並把你們的判斷記錄在預先準備好的表格里。請儘可能地準確。我們從左到右開始吧。」

線條是垂直的,它們的下端都在一條水平線上,對照組的線條標有1、2、3。正確相配的線條總是相距40英寸.根據指導語的規定,每名被試在提出自己的判斷時,都要大聲說出他認為與標準線條等長的線條標號。當所有被試表述完他們的判斷後,這兩張卡片就拿去,代之以一付帶有新的標準線條和對照線條的卡片。一共有12套標準和對照線條的卡片。

所需辨認的不同之處是很明顯的,對照線條中大多數不等長線條很清晰地比標準線條長或者短。表Ⅰ列出了線條的長度以及它們出現的順序。對照線條與標準線條之間的差異是有變化數值的,而且沒有專門保持它們之間的恆定比率。在連續的測試中,等長線條隨意出現在不同的位置上。在不同的測試中,對照線條中兩條不等長線條與標準線條的關係是變化的;兩條都長點,或者兩條都短點,或者一條長一條短。

在最初兩個測試中,實驗進行得很正常。辨別是簡單的,每個人只是說出相同的判斷。突然在第三次測試中這種一致被打亂了。這些人中座位靠近最後的一位判定第一條線是正確答案,而其他所有人都認為三條線中的中間那條與標準線條等長。在實驗繼續進行中,這種情況會重複出現多次,同樣,這個人不時地與群體意見不一致。當然在其他所有方面都是一致的。

作為一個觀察實驗情況的局外人,在開頭幾次測試後,開始發現隨著實驗的進行,這位被試與群體中的其他人越不一致,這種情況所造成的壓力就越大。在最初一兩個意見相左之後,他可能會看出這個人態度的明顯轉變。他會注意到這個人因為與整個群體的判斷不一致而在臉上流露出困惑和為難的神態。一般情況下,他會變得更加敏感,在座位上開始坐立不安,把頭轉來轉去以便從不同的角度觀察這些線條。他可能會轉向他的鄰座,一本正經地與他們小聲交談,也可能會靦腆地笑著。他也可能會突然站起來更靠近卡片來觀察,在其他時間他會變得非常安靜和鎮定。

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種奇特的行為呢?答案就在我們尚未得到的一種重要的情況之中。我們已描述了作出反應的這名被試是群體中唯一的針對設定情景作出反應的被試。這位被試所不知道的是,所有其他人都在與實驗者合作,在同一次測試中統一地通過回答兩條不等長線條相等來給出錯誤的判斷。群體判斷與正確值之間的明顯差異是不可忽視的,範圍從1/4"——1.75"。現在,這個群體是由兩部分組成:得到指示的被試,我們稱之為多數被試;另外這一個被試,我們稱之為關鍵被試,而且他處在單獨一人的少數派地位,在實驗開始前,得到指示的多數被試已經與實驗者進行過接觸。在詳細指示中,實驗的宗旨已經詳盡的解釋了。他們在實驗中所擔任的角色也已反覆多次認真地練習過了。他們被要求表現自然、沉著,在實驗過程中應該形成一種壓力,當需要時結成統一戰線來維護他們的判斷,要求他們態度不僅要友好,而且要堅定。同一個多數被試群體應儘可能連續地與關鍵被試組合。而多數被試群體的新成員經常是從前關鍵被試中挑選的。

關鍵被試們都由協作群體成員們從他們的朋友中選擇。他們被告知將要進行的心理學實驗需要增加被試。當天真的被試來到時,發現其他人已經在走廊里或房間內等待著主試人的到來。主試人很快就進來了,並邀請大家就座,而關鍵被試應就座於預先決定的靠近最後,通常是最末一個座位。多數被試群體的成員只需去坐那些有效的座位一而避開確定給關鍵被試的座位。這種方法保證了關鍵被試在提出自己的判斷之前能完全感受來自多數人所造成的壓力.由七至九人所組成的群體效果最合適。我們擔心,人數太少,會缺乏「群體強度」這個因素;而再多一點的群體的組成和維持將很困難。

 (l)多數被試群體的答覆

總共要安排十二種判斷。對於其中七個來說,多數被試將根據錯誤的判斷來回答,最初兩個回答是正確的,以保創造一個自然的開始。多數被試的所有回答都是一致的。所有人的回答都由主試人記錄在事先準備好的表格中。另外,主試人和他的助手又單獨將關鍵被試的表情、態度和評論記錄下來。

 (2). 群體討論

實驗並不是在完成比較之後就結束了。在擺出卡片之後,可以用一種簡短的口頭討論來確保更清楚地得知關鍵被試的反應。主試人首先指出,他注意到了在確定無疑的問題上有不同的意見,並問是否有什麼評論。儘管這一陳述設特別地直接針對什麼人,但關鍵被試通常是會有回復的。這時多數被試群體成員也參加進來。他們盡量使他們的問題帶有好奇與興趣。首先,討論集中在怎樣解釋已經出現的不一致。當關鍵被試開始逐漸佔據這一情景的中心位置時,他被要求簡單地陳述一下,根據他的看法,誰是正確的——群體還是他自己。他被問及是否那就意味著整個群體都錯了,而只有他一個人是正確的,在這種情況下在他的判斷中有多大成分的自信,等等。問題是這樣的:「你推測誰是對的?」如果被試回答說他的判斷是正確的就接著問:「你認為整個群體都錯了,而只有你一個人是正確的」?「你對你的判斷有多少自信?」「如果有什麼重要事情取決於你的答案,這又是一件有實際後果的事情,你會怎樣呢?」「如果你是一個旁觀者,你會對此說些什麼?」這些問題的提出都是事先排好順序的,任何群體成員都可以在適當的時候自然地提出這些問題。

 (3)有關實驗目的的談話和解釋

在持續了近五分鐘的討論結束後,主試人允許大家離開了,而單獨留下了關鍵被試。在談到剛才接連提出的問題時,他就會得知實驗的目的。在這次談話快結束時,主試人會詳細解釋實驗的目的和實驗情境的構成;對所有關鍵被試都這樣做。看起來讓被試對發生了什麼一無所知就離開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合法的。我們預料並可以指出幾乎所有被試都表現出了興趣,而且大多數人對於有機會經歷一種明顯的社會情境而感到高興,他們認為從中上了一課。

最後,要提出的是為了關鍵被試,在做實驗時,我們必須採取適當的預防措施。任何被試在得到關於實驗步驟的意義的明確解釋之前,是不能離開的.如果他們理解了實驗的目的,被試們就不會對暫時竭力想強加於他們的事物感到不快。許多人認為實驗已成為有著某種價值的經歷。這使他們直接徹底地了解群體反對的意義以及個體正確的真正可能性,即使有一個一致的公眾意見反對他。關鍵被試們常常留有這種感覺:他們親眼目擊了一種與人類某個重要問題有關的情景。

以上所提就是所描述的實驗的目標和意圖。個體處在一群體和一種被公開認定的簡單的可能察覺的關係之間。通過上述步驟,在群體與它的一員之間造成一種不一致的意見,兩種對立的力量作用在這個單獨的被試身上:一種來自明顯的、顯而易見的關係,而另一種則來自一個緊密的群體。通過把一個個體放在同一致的群體相衝突的位置上,我們開始著手觀察在他身上所發揮的作用。目前,在實驗中共有三十一位男性關鍵被試,這一實驗我們稱之為實驗1。

 數量的效果

關鍵被試面對大多數人一致的反對會做出怎樣的反應呢?他們是保持獨立,拒絕接受群體的錯誤傾向呢?還是表現出一種向群體屈服的傾向?如果這樣;那將會達到什麼程度呢?我們將嘗試以定量的結果為根據來回答這些問題。

表Ⅱ列出了這31位關鍵被試在群體中作出正確的和不正確的回答的頻率,我們發現2/3的回答是正確的,是獨立於群體傾向的;餘下的1/3是和群體相同的錯誤回答。與之相對的,由25人組成的群體所出現的錯誤,通過書面私下做出的判斷,達到7.4%。在實驗群體中出現的錯誤數平均為2.3,在控制群體中為0.5,這裡我們可以得出兩個結論。(l)在既定條件下,在判斷中佔主要地位的是正確和獨立。(2)同時發生了確定的向大多數人靠近的偏移,他們的錯誤結論影響了關鍵被試們 1/3的判斷。

這些錯誤並不是完全平等地分布在這些關鍵被試中;事實上,象表Ⅲ所示,有證據顯示了個體之間的極端不同。在整個範圍中都分布有關鍵群體的回答。有些被試始終保持完全的獨立,同時另外一些人則毫無異議地追隨了大多數。l/5的被試是完全獨立的,如果我們再把那些僅犯過一次錯誤的包括進去(其錯誤可被認為未超過控制組),我們就會發現群體中的42%的人所得出的結論沒有受到實驗條件的明顯影響。

在控制群體中,錯誤範圍明顯的很小,沒有一個人犯兩次以上的錯誤。圖10是關於這兩個群體的錯誤分布的一個說明。

最後,錯誤也不是平均分布在不同的關鍵被試中的,如表IV所示,在不同實驗中,發生錯誤的頻率數從3到16變化不等.總體上講,標準線條越短,錯誤也就越少。

結論:實驗條件嚴重地影響了判斷的結果,在對群體壓力的反應上,個人之間存在著極端的不同,從完全獨立直到完全屈服。對群體壓力的反應也是相比較事物之間的物理關係的函數。

 對實驗情景的反應

關鍵被試如何面對這種情景,這對他又會產生什麼結果呢?定量的記錄雖然重要,但沒有說明他們自己的看法,這是由於他們沒有指出發生這種情況的原因,我們現在必須對所發生的事情做出解釋,這個解釋應以對被試在實驗及隨後的面談中的反應觀察為基礎。首先我們必須更加仔細地觀察實驗中所發生的事件的特徵;然後開始著手對被試在大多數情況下的反應作出概括性解釋;最後,我們將描述在同等條件下觀察到的個體之間明顯的不同之處。

實驗條件的結構雖然在關鍵被試們之間表現出了極大的不同,但在實驗情景中也辨認出了一些相同的反應。

(a)個人是處在一種對相對簡單的事實做出判斷的情景之中,同時他是在由其他與他相同的人所組成的群體中,共同承擔起做出同樣比較的任務。所有的判斷都是在白天清晰的光線下做出的,並且當眾宣布。尤其重要的是這樣一個事實,即這項工作涉及了大量對可感覺的關係做出判斷,這是毫無疑問的,是肯定的。

(b)只要關鍵被試一直與群體保持一致,他就會對他的判斷的準確性深信不疑。他對自己的感覺充滿信心,而在這點上他又被群體所肯定。

(c)當群體突然出乎意料地反對關鍵被試時,他的心理狀態徹底改變了。現在有兩股力量作用於他。一股是被感知的事物本身,因為很清楚它是明確的,被試沒有簡單地用抽象的方法去感知所列的關係。他確信他的感覺,是因為他能作出令人信服的判斷。第二股作用他的力量是牢不可破的多數人反對他,一次又一次地否定清晰的事實。這兩種力量處於完全對立的狀態。

(d)實驗情景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相對封閉、自我控制。材料和群體都直接在現場。矛盾公然存在於心理場中,他不可能通過參考外部因素(如以往的經驗或態度的差異)來解決這一矛盾。

(e)環境要求做出決定,被試必須採取某個立場。這種要求他公開宣布他的立場的壓力產生了新的條件和力量。存在著一種要求所有人必須真實地報告他們所見到的事實的力量;力量變化是做為一系列複雜條件的一種。另外,所有被試還受到來自大多數人的方向施以的壓力,這種壓力因人而異。

困境的發展對實驗中一連串事件中的某件事,不同的人會有極為不同的反應。雖然如此,大體上還是發生了一些特定的反應。在考慮個體差異之前,我們將冒著過分簡單的危險,試圖描述一些由條件所引起的最常見結果。

1、困境的感覺沒有一位被試忽視群體的判斷。雖然實驗要求獨立的判斷,但事實上沒有人對群體的判斷漠不關心或視之為不相關的事。每個人即抓住其餘人的判斷並將之與自己的相聯繫。另外,關鍵被試所聽到的回答不是很多的零散回答,每個回答都恰巧與其他人相同,而只與他自己有分歧。他立即注意到群體回答的一致性,他與他們之間的分歧,以及這些回答之間的不一致。這種情景,可以用下頁的圖來表示。

關鍵被試還要充分了解許多其他的結構關係,這是矛盾繼續下去的必要條件,被試知道,(1)引起爭論的問題是一個事實;(2)一項正確的結果是可能的;(3)只有一項結果是正確的;(4)其他人和他都選擇了立場,並宣布了同樣客觀給出的關係;(5)群體在某一點上是一致反對他的。對關鍵被試來說,群體反對有著更深遠的意義。這種反對是由分離的個體所作出的獨立判斷組成的,而不是聯合決定的產物。在這點上群體力量的指向依賴於其成員的獨立性。在這些基礎上關鍵被試會意識到某些地方出了錯。這裡所提到的每一點對後面的發展都十分必要,因為他們中的任何一個人誤解了該情境的意義都將出錯。

2、重建平衡的努力絕大部分關鍵被試的講速反應體現了一種不同程度的困惑和疑惑。某些人在第一次或第二次不同意義出現時就停了下來,詢問他們是否正確理解了指令,另一些人則大量地向他們最近的鄰座做出相似的詢問。沒有人對十分重要的不同意見有所準備,相反他們則追尋一種更明顯的造成誤解的因素。被試還沒有完全處於矛盾之中,事實上他們仍堅持找到一種更簡單的解釋的真正可能性。他們希望早先的不一致只不過是一段插曲,他們將會由完全的一致所代替。由於不同意見始終存在,他們不再固守這種希望。他們現在相信他們在用某一種方法去感知,而群體則用了另外一種。

3、關鍵被試陷於困難之中絕大多數被試任由一種不安增長,這種不安不是由其他人而是由他們自己造成的。他們不要求多數被試證明他們的結論正確,許多人只是想用他們自己的反應來有效地證實。被試確定了證明的責任。是他而不是多數被試正在成為問題的中心,正是他導致了分裂。幾乎每人都這樣講:「群體與我所見到的相矛盾。」而不是說「我與群體所見到的相矛盾。」相同的表達是許多被試拒絕的,也就是說他認為群體是錯誤的。值得注意的是,儘管主試人對實驗情景有全面的認識,也一樣有好幾次用同樣的方式來感覺事物,和被試一樣成為問題的製造者和問題中心。

4、未成功的解答一旦真正認識到存在一個基本的不同意見,被試就努力通過一定的解釋來克服這個問題,不一致所造成的疑惑和緊張是造成眾多假設的條件,人為地造成了可解釋的鴻溝。其中一些實際上有助於消除緊張情緒。被試可能會認為其他大多數人是遵從者,他們追隨了那位因某些原因而出錯的第一位被試。另一些人可能會提到群體中的一些人戴了眼鏡。不過,大多數假設都很獨特,也未經過深思熟慮。另一些人則提到,被試意見不同是由於觀察的角度不同。還有其他一些人,則含糊地提及了心理錯覺,或者說群體是以標準而不是長度為基礎進行判斷的.

關於「群體壓力」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