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表型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擬表型

phenocopy

在動物胚胎髮育過程中由於環境因素的影響而產生的類似於突變型的個體。例如果蠅的幼蟲和蛹在35—37℃中經短時間處理以後,隨著處理的方法和處理的時期不同,會出現表型與種種突變體相同的個體。對這些處理敏感的時期稱為敏感期(sensitive period)。此外在飼料中加入各種藥品,也會出現與各種藥品有關的特有的擬表型個體。一般認為通過分析這類擬表型可以為明確基因的作用機制提供線索。  

相關

美國動物學家和遺傳學家R.B.戈德施米特認為基因的作用在於控制發生過程中特定環節的生物化學變化的反應速率,基因突變使反應速率發生變化,從而帶來突變型表型。他設想如果某些環境因素也能影響生物個體特別是幼體的特定發育階段的某些生化反應速率,就能通過這些因素的處理得到相似於突變型的個體。為了證實這一設想,戈德施米特在1935年將孵化後4~7天的野生型果蠅的幼蟲用高溫(35~37°C)處理6~24小時,獲得了一些翅形或複眼大小類似於某些突變型的果蠅。這些果蠅的後代都是正常的,說明這些類似於突變型的性狀是不遺傳的,因此把這些果蠅稱為擬表型。隨所用果蠅的幼蟲的蟲齡、處理溫度或其他理化因素的性質和處理時間的長短,可以獲得多種擬表型。

孕婦在妊娠早期服用鎮靜劑反應停可引起胎兒畸形,類似於由基因突變所造成的范可尼貧血患者的上肢畸形和巨核細胞血症患者的撓骨發育不全症状。有人也把這樣的胎兒稱為擬表型。不過為了區別環境因素對於胚胎髮生病理作用和模擬基因突變的作用,一般認為除了引起相似於突變型的性狀改變以外,真正的擬表型還必須滿足一些條件,例如由於特定基因突變所帶來的表型效應必須和這一環境因素的作用有累加效應等。

關於「擬表型」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