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密斯骨折
A+醫學百科 >> 史密斯骨折 |
史密斯骨折(smith fracture)好發部位與柯萊斯骨折一樣,但所致畸形與柯萊斯骨折相反,其遠端向掌側移位。亦可合併下尺橈關節脫位,故也稱之為反柯萊斯骨折。Emett&Breck(1958)統計腕部骨折471例,柯萊斯骨折佔448例,史密斯骨折佔23例,為19.5∶1。
目錄 |
史密斯骨折的病因
(一)發病原因
多為直接暴力打擊所致。
(二)發病機制
以往最為常見的原因是汽車司機搖發動機時突然鬆手,被逆轉的手柄直接打擊所致。目前此種現象已消失,而多見於撞擊性外傷(例如騎助動車或摩托車相撞)或腕背部著地跌倒所引起。
史密斯骨折的症状
症状與柯萊斯骨折相似。腕部畸形與柯萊斯骨折相反,骨折遠端向掌側移位腕呈屈曲狀。橈骨遠端關節面向掌側傾斜骨折近端向背側突出。拍腕關節正側位X線片,可明確診斷(圖1)。
分型:在臨床上一般可將其分為以下兩型(圖2)。
1.關節外型 指骨折線不波及關節面者,最為多見。骨折線大多呈橫形,少數為斜形。後者複位後維持對位較困難,多需附加手指牽引。
2.關節受累型 凡骨折線波及關節者均屬此型,由於史密斯骨折在臨床上少見,故無必要將此類患者再作更進一步的分型。
外傷史,局部腫脹,疼痛、畸形,骨折遠端向掌側移位腕呈屈曲狀,橈骨遠端向背側突出,正側位腕關節X線片,可明確診斷。
史密斯骨折的診斷
史密斯骨折的檢查化驗
史密斯骨折的預防和治療方法
(一)治療
血腫內麻醉或臂叢神經阻滯下行閉合複位。與柯萊斯骨折整復相反,術者將傷腕伸直位牽引,助手於肘部作反牽引,在牽引的同時,術者由掌側向背側推擠遠折端,使骨折複位。此種骨折整復較易,但維持整複位置較困難。整復後用短臂前後石膏托固定腕於輕度背伸位,前臂與旋轉中立位2周,再改為腕關節中立位固定2周。對骨折位置極不穩定,或復後再次移位的骨折,可考慮行切開複位,甩小型「T」字鋼板螺絲釘作內固定,或用托狀鋼板(buttress plate)作內固定。
(二)預後
一般病例功能恢復大多比較理想,關節受累型複位不佳者可有後遺症。
參看
關於「史密斯骨折」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