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科學/牙體解剖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口腔科學》 >> 口腔頜面部應用解剖 >> 口腔解剖 >> 牙體及牙周解剖 >> 牙體解剖
口腔科學

口腔科學目錄

1.牙齒分類、名稱及臨床牙位記錄法

人一生中先後要長兩次牙齒,即乳牙恆牙。乳牙20個,恆牙28~32個(圖1-2、1-3)。根據牙的形態特點和功能特性,恆牙分類中切牙、側牙牙、尖牙雙尖牙(第一、二前磨牙),磨牙(第一、二、三磨牙)。乳牙沒有雙尖牙及第三磨牙。

恆牙32個

乳牙20個

圖1-2 恆牙32個 圖1-3 乳牙20個

為了縮減臨床書寫或口述牙的全名,常用代號來表示,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有:

以「+」符號將上下牙弓分為四區。符號的水平線用以區分上下;垂直線用以區分左右。或以a B C D分別代表各區,A代表右上區,B代表左上區,C代表右下區,D代表左下區。恆牙用阿拉伯數字1、2、3、4、5、6、7、8代表,乳牙用羅馬數字Ⅰ、Ⅱ、Ⅲ、Ⅳ、Ⅴ代表,乳牙名稱及代號見(圖1-4),恆牙名稱及代號見(圖1-5),例如:

乳牙名稱及代號


乳牙名稱及代號


圖1-4乳牙名稱及代號

恆牙名稱及代號


圖1-5恆牙名稱及代號

2.牙齒的表面

從外部觀察,牙體由冠、牙根牙頸三部分組成(圖1-6)。

牙齒的表面解剖名稱


圖1-6 牙齒的表面解剖名稱

牙冠(Crown)在牙體外層由牙釉質覆蓋的部分稱牙冠,也是發揮咀嚼功能的主要部分。牙冠的外形隨其功能而異:即功能較弱而單純的牙,其牙冠形態也比較簡單;功能較強而複雜的牙,牙冠外形也比較複雜。正常情況下牙冠的大部分顯露於口腔,稱為臨床牙冠。以牙頸為界的牙冠稱為解剖牙冠。

牙冠的各個面都有一定名稱。以正中線為準。每個牙冠靠近中線的一面稱近中面,遠離中線的一面稱遠中面,靠近舌(齶)的一面稱舌(齶)面,後牙靠近頰部的一面稱頰面,前牙靠近唇部的一面稱唇面,上下後牙相對咬合的一面稱為咬合面,前牙設有咬合面但有切緣(圖1-7)。

牙冠各個面的部位與名稱


圖1-7 牙冠各個面的部位與名稱

每個後牙的牙冠都有五個面:即近中面、遠中面、頰面、舌(齶)面和咬合面。每個前牙的牙冠都有四個面(近中面、遠中面、唇面、舌或齶面)和一個切緣。應用此方位的同一道理、也可標出各個牙尖、牙根的名稱。如頰側牙尖稱頰尖,舌側牙尖稱舌尖。牙根則可稱為遠中根、近中根、遠頰根、近頰根等。

牙根(root)在牙體外層由牙骨質覆蓋的部分稱牙根,也是牙體的支持部分。其形態與數目隨著功能而有所不同,功能較弱而單純的牙為單根;功能較強而複雜的牙,其根多分叉為2個以上,以增強牙在頜骨內的穩固性。每一根的尖端、稱為根尖,每個根尖都有通過牙髓血管神經的小孔,稱為根尖孔,在正常情況下,牙根整個包埋於牙槽骨中。

牙根的數目:各個牙齒的牙根數目不盡相同,歸納如下。

牙根的數目


牙頸(neck)牙冠與牙根交界處呈一弧形曲線,稱為牙頸,又名頸緣或頸線。

3.牙齒組織結構

牙齒由牙釉質、牙本質、牙骨質和牙髓四部分組成(圖1-8)。

牙齒由牙釉質、牙本質、牙骨質和牙髓四部分組成


圖1-8 牙齒組織結構

牙釉質(Enamel):是由無數密集的釉柱和少量柱間質組合而成。是人體中最硬的組織,覆蓋在牙冠表面,呈乳白色、略透明、質堅硬,能耐受強大的嚼力。無機鹽約佔96%,其中主要成分是磷酸鈣碳酸鈣等。有機物成分僅占很少量。

牙本質(Dentin):是構成牙齒的主體部分,由基質牙本質小管組成,牙本質小管中有來自造牙本質細胞的細胞突,藉此以進行營養代射,牙本質鈣化程度和硬度比牙釉質稍低,色淡黃,不透明。無機鹽類約70%,主要為羥磷灰石,含磷酸鈣等,有機物約佔30%,主要是膠原蛋白

牙骨質(Cementum):是包繞在牙根表面的一薄層骨樣組織。其營養主要來自牙周膜,並借牙周膜纖維與牙槽骨緊密相接。由於牙根部炎症激惹,牙骨質可以發生吸收或增生,甚或與周圍骨組織呈骨性粘連。

牙髓(Cementum):牙髓組織位於牙齒內部的牙髓腔內。牙髓腔的外形與牙體形態大致相似,牙冠部髓腔較大,稱髓室,牙根部髓腔較細小,稱根管,根尖部有小孔,稱根尖孔。牙髓組織主要包含神經、血管,淋巴結締組織,還有排列在牙髓外周的造牙本質細胞,其作用是造牙本質。當牙冠某一部位有齲或其它病損時,可在相應的髓腔內壁形成一層牙本質,稱為修復性牙本質,以補償該部的牙冠厚度,即為牙髓的保護性反應。

近代觀點認為,從胚胎學組織學及生理學等方面考慮,牙本質和牙髓之間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可視為一個組織或器官,稱為牙髓一牙本質器官(pulp-dentin organ)。從胚胎和組織學方面看,二者均由外間質牙乳頭衍生而來,而且在牙本質礦化形成以後,還有牙髓中的造牙本質細胞突起延伸入牙本質小管,而突起中所含細胞漿占造牙本質細胞的3/4,牙本質是牙髓細胞分化成熟的最終產物、構成其外周礦化部分。從生理學角度,牙本質對牙髓保護作用,而其活力又得自牙髓,一旦牙本質暴露、遭受外界刺激或損傷時,無論其來源、輕重、性質如何,牙髓均將發生相應的應答反應。因此,簡而言之,可以認為牙髓系由礦化與未礦化二部分構成,礦化部分即牙本質,二者實質上是作為一個整體而對外界刺激產生反應,在牙本質上進行的任何預備均系對牙髓外圍組織的直接損傷,這一概念對臨床有重要意義。

4.乳恆牙萌出時間及鑒別要點

幼兒6個月左右開始萌出乳牙,2-3歲時,乳牙全部萌出,共20個。6歲時前後開始長出恆牙,脫換乳牙,12-13歲時,乳牙脫換完畢,恆牙共長出28個。一般從17歲後開始長出第三磨牙(又稱智齒),也有的人終生不長智齒,或只長一兩個智齒,因此成人恆牙數目可以是28-32個。

乳恆牙的鑒別要點:乳牙一般比恆牙小,形態上乳磨牙頸部寬而面略小,恆磨牙面寬而頸部略小,乳切牙冠部一般比恆切牙冠部短小且窄。在乳恆牙交換時間,應注意兩者的鑒別,避免誤診。

5.牙弓咬合關係

上下頜牙齒都排列成弓形,稱為牙弓。上下牙齒互相接觸關係,稱為咬合關係。最基本的咬合關係是牙尖交錯,另外還有側咬合、前伸咬合等形式,主要是適應咀嚼等功能的需要,現將牙尖交錯關係簡述如下。

牙尖交錯正常情況下,上下頜中對劑,除

上牙部分覆蓋在牙的唇(頰)面。


上牙部分覆蓋在牙的唇(頰)面。

頜骨骨折錯位時,上述咬合關係就發生錯亂,此後有助於頜骨骨折的診斷。複位固位時,應參照牙尖交錯關係,以恢復正常的咀嚼功能。

32 牙體及牙周解剖 | 牙周解剖 32
關於「口腔科學/牙體解剖」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