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心理學/護理心理學的對象與任務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醫學心理學》 >> 護理心理學概述 >> 護理心理學的對象與任務
醫學心理學

醫學心理學目錄

一、護理心理學的對象

護理心理學(nursing-psychology)是護理學與心理學相結合而形成的一門應用科學。它既是醫學心理學中的一個分支,又是護理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護理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是護理工作中的心理問題,即研究病人的心理活動規律及其相應的最佳心理護理。

專欄29-2 弗洛倫斯.南丁格爾生平簡介

弗.南丁格爾(Florence Nightingale (1820~1910)),1820年5月12日出生在英國顯赫的名門貴族的家庭里。其父母均有較高的文化教養,經常帶領她和她的姐姐到歐洲各地觀光遊覽。她自幼聰慧好學、思想敏捷,善於觀察,樂于思考。少女時代,她就廣見卓識,並掌握了德、法、意等國語言。大學期間,她品學兼優,尤其擅長數、理、化、統計學及社會經濟學等學科,是位有理想有抱負的女青年。她性情溫和、心地善良,樂於救助病痛者,鄰里之間有殘、弱、病者,她經常給予幫助。當時她的做法是與她的家庭聲望不相稱的。當時的英國雖已進入資本主義社會,但等級觀念和封建意識仍很濃厚,像她這樣的貴族小姐,理所應當地是當貴族夫人。但南丁格爾不甘落入傳統的世俗之中,在社會、家庭與個人理想極度矛盾之時,她在日記中寫道:「①做主婦?②當文學家?③當護士?還是當護士」。1850年,她獲悉在德國萊茵河畔的凱瑟沃茲城內由傅立德夫婦主辦的醫院講授護理與倫理學的課程,非常高興。翌年,她已31歲,毅然衝破家庭阻攔和貴族階層的譏諷參加了該院為期四個月的短訓班。從此,她做為一名強者主宰了自己的命運,在自己理想的道路上開拓著護理工作。1853年她被聘為英國婦女醫院院長。當年克里米亞戰爭爆發,她立即率領38名護士奔赴戰地醫院進行救護工作,傷員死亡率由50%下降到2.2%。直到戰爭結束,戰地醫院解散,她才於1856年11月返回祖國,著手著書立說。1858年她寫出了《醫院札記》,1859年又寫出了《護理的藝術》。這兩部著作對以後的醫院管理尤其是護理管理的發展起了巨大作用。與此同時,她還致力於創辦護士學校,培養具有科學知識、護理技術和良好護理素質的人材。

南丁格爾享年90歲,於1910年8月病逝。為永遠紀念她的光輝業績,紅十字會國際委員會決定每兩年頒發一次南丁格爾獎章,以鼓勵廣大護士熱愛護理事業。1912年,國院護士會成立南丁格爾國際基金社,設立獎學金,資助各國作出卓越貢獻的護士進一步進修深造。同年,國際護士會又決定以南丁格爾的生日-5月12日為國際護士節。

把護理工作中的心理學問題做為一門科學對象來研究,只不過才有二十多年的歷史。以往的護理工作在生物醫學模式的影響下,以疾病為中心,多從生理護理方面進行研究,現在看來很片面的。因為人是既有軀體又有精神,既有複雜的生理活動,又有複雜的心理活動的統一整體。人在軀體上患了疾病,心理上必有反應,人的積極的或消極的心理狀態,對軀體的生理狀況也必然有影響。所以,生理護理與心理護理應當兼顧,應當統一。實際上,早在一百多年前護理學的先驅-弗羅倫斯.南丁格爾(1820~1911)就已闡述這一觀點。她說:「護理工作的對象,不是冷冰冰的石塊、木頭和紙片,而是有熱血和生命的人類。」但是,由於當時生物醫學模式正處於興旺發達時期,因而護理學漸漸偏離了南丁格爾的思想,把病人當成石塊、木頭和紙片,當「機器」來維修護理。只是到了近20年,隨著醫學心理學的發展,護理學也與心理學逐漸融合起來,形成專門研究心理護理的護理心理學。

二、護理心理學的任務

護理心理學的任務是把心理學的基本理論和技術運用於臨床護理,指導醫護人員依據病人的心理活動規律做好心理護理。為實現這一任務,護理心理學必須深入研究如下三個面的內容:

(一)研究心身交互作用對心身健康的影響

護理心理學必須深入研究人們的心理活動對軀體生理活動的影響,從而揭示疾病與心理因素之間的內在聯繫。醫護人員只有認識並掌握了這其中的規律,才能自覺地採取恰當措施進行心理護理。在本書的有關篇章中已經就心理因素對健康或疾病的影響作了詳細闡述。護理心理學不僅要吸收這方面的內容,結合護理工作的實際加以運用,還應著重研究人在患病之後所引起的各種心理反應。

(二)研究病人的心理活動特點

深入研究病人的一般心理活動規律和特殊的心理表現,並依據其心理需要,採取恰當措施實施最佳心理護理是護理心理學需要研究的一項主要內容。顯然,這是一項複雜而又繁重的任務。正如南丁格爾說的:「人是各種各樣的,由於社會職業、地位、民族、信仰、生活習慣和文化程度不同,所得的疾病與病情也不同,要使千差萬別的人都能達到治療或康復所需要的最佳身心狀態,本身就是一項最精細的藝術。」

(三)研究干預病人心理活動的理論與技術

人的心理是客觀現實在頭腦中的反映。它既有主觀性,又有客觀性;既有穩定性,又有可塑性。病人心理活動寓於每個病人的頭腦之中,完全了解他們的心理活動是有困難的。但他們的心理活動又自覺地表現在言談舉止等行為活動之中,因而了解並掌握病人的心理活動又是可能的。病人對疾病和其它事物都有主觀見解,有些甚至很難改變,但是,當採取恰當的方法又是可以干預病人心理活動的。因此,護理心理學不僅要研究病人的心理活動規律,還要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研究干預病人心理活動的理論與技術。例如,權威性的勸說和解釋可以改變病人的認知方式;感人肺腑的溫暖和熱情可以轉變病人的情緒狀態;熱情的鼓勵和支持可以使病人煥發鬥志,振作精神;巧妙的積極暗示又可以使病人按照醫護人員的意志行事。類似這些干預病人心理活動的理論和技術,乃是護理心理學的又一項十分重要的任務。

(四)研究醫護人員的心理品質及培養

醫護人員通過醫療和護理為病人減輕疾苦,並使之安全與舒適,這是一項崇高的職業。要做好這項工作,就要求醫護人員必須具備一系列良好的心理品質。比如,對病人要有同情心,尊敬和體貼他們;對病人的需要要認真對待,盡量給予滿足;在工作中要表現出高度的責任心和精湛嫻熟的醫療護理技術,以增強病人的安全感。甚至連醫護人員的言談舉止、儀錶修飾都應十分講究,以便給病人帶來「白衣天使」的崇高形象,從而使病人在心理上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和力量。

32 護理心理學的意義 | 護士的心理品質與培養 32
關於「醫學心理學/護理心理學的對象與任務」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