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心理學/家庭心理衛生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醫學心理學》 >> 不同群體和特殊職業群體的心理衛生 >> 家庭心理衛生
醫學心理學

醫學心理學目錄

家庭是社會群體的基本單元,承擔著各種社會職能。最基本的職能是組織生活、繁衍生息,滿足兩性間生理和心理的需要。夫妻情感是否和諧、親子關係是否融洽、家族成員關係是否協調,影響著每位成員的心身健康。

一、夫妻情感

婚姻的締結和家庭的組成,就產生了對配偶、子女、雙方父母、對社會的法律責任和道德義務。尊重人、愛護人、照顧人,把自己的幸福與配偶、子女和家庭的幸福凝聚在一起,是社會主義婚姻家庭的道德觀。結婚絕不是愛情的結束,而是更深厚的愛情的開始。夫妻情感要在生活中不斷吸取新的營養來培植,來豐富,才能鞏固和發展。生活是嚴峻的、複雜的、曲折的,各種思想的、道德的、經濟的、政治的、文化的個性的、親屬的、性的因素在影響著雙方。夫妻雙方要在生活的長河中,互相支持、互相關心、互相諒解、互相慰藉、互相忍讓、甚至作出必要的犧牲,才能做到互敬互愛使愛情之樹常青。

性生活和諧是夫妻情感的基礎之一。據一些地區離婚民事訴訟案件分析,性生活不滿足導致夫妻情感破裂的占離婚案件的50%以上。性功能障礙屬器質性疾患者極少,往往與心理因素有關。有人把性生活作為一種懲罰、要挾和滿足不合理要求的法寶,從而造成對方性功能障礙,這種人害人也害己的做法實不可取。那種一方強求,一方厭煩的傾向也應避免。

家庭中權力和義務的分工應平等和民主,要互相尊重,共同承擔家務勞動。對內、對外可有所側重,發揮各自的長處,也要考慮各自所處環境等因素,不斷調節平衡。經濟生活應共同商定,勤儉持家,量入為出,十分重要。

夫妻情感,要經常培養,不斷增添新情趣。如果隨便放縱自己的弱點、缺點,不善於保持自己的吸引力(含事業成就、社會聲望、經濟收入、儀錶風度等),那麼可能給家庭帶來麻煩。夫妻的一方由於得不到原來的設想的溫情幸福,有可能在某種機會有了外遇。這時,另一方要冷靜考慮:「為什麼會有第三者插足?」

家庭不可能與世隔絕,生活的需要和樂趣主要來自家庭之外。一個人的最高樂趣還是對工作的成就和事業的貢獻,擁有誠實的朋友和同志。妒嫉自己的愛侶和異性正常接觸交往是自尋煩惱。家庭至上,而不贊成對方在事業上和工作上付出艱辛勞動則會導致家庭樂趣之源枯竭。夫妻間要善於重新認識對方、充分估計對方在社會活動中的進展和個性的再塑造。雙方不斷從為實現共同理想、共同事業的努力和社會交往中吸取營養,澆灌愛情之樹。

二、親子關係

父母與子女由於時代背景不同,兩代人之間在心理上出現差異是自然的。隨年齡增長,兒童時代唯父母之命是遵的情況有了變化,似乎與父母有些格格不入,有人稱這種現象為「代溝」。這種親子間的矛盾現象有普遍性。父母要用發展的眼光去觀察和認識發育成長中的孩子,研究和掌握他們的一系列心理變化。

首先要改變傳統的家長式教育。要做孩子的良師益友,在尊重和理解和心理氣氛中,使子女樂意傾訴衷腸,才能做到相互了解,真實情感得以交流。

其次要理解子女的需要和追求。新的一代比起父母當年的生活豐富,視野開闊,而且欲求也提高了。對子女的正當需要,應努力恰當地予以滿足,不能立即實現的或過高的要求,也要耐心指導,而不要動輒呵斥。

第三是要尊重孩子的獨立意向與創造精神。隨年齡增長,孩子的成人感、獨立感、自尊心日益加強,他們不喜歡別人(包括家長)對自己過多地干預和限制,對無休止的重複勸說和訓導容易產生反感,甚至有對抗情緒。父母要樹立民主家風,鼓勵子女參與家政,傾聽他們的獨立見解,表揚孩子的創見,使孩子能自覺地認識良好行為的道德價值,培養和發展孩子的社會責任感和家庭義務感的積極性。

還要注意對子女教育的一致性,夫妻要經常交換意見,統一認識。如發生意見不一時,不要在子女面前爭執,而應互相維護威信。否則使子女無所適從,造成不和。

32 不同群體和特殊職業群體的心理衛生 | 學校心理衛生 32
關於「醫學心理學/家庭心理衛生」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