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抑制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側抑制(lateral inhibition),相近的神經元彼此之間發生的抑制作用,即在某個神經元受到刺激而產生興奮時,再刺激相近的神經元,則後者所發生的興奮對前者產生的抑制作用。

1868年E.馬赫發現馬赫帶效應,並提出了有關視網膜神經元相互作用的理論。1932年H.K.哈特蘭和C.H.格雷厄姆在眼(含有近1000個小眼的複合眼)上,用微電極記錄了單根神經纖維的脈衝。當光照鱟眼上的一個小眼A而引起興奮時,再用光照射鄰近的小眼B,小眼A的脈衝發放頻率就下降。這是由於小眼B的興奮抑制了鄰近的小眼A的興奮,同樣情形,刺激小眼A也會抑制小眼B的興奮。

側抑制作用的大小依賴於兩小眼之間的空間距離:當間距加大時,抑制作用便減弱,同時,只有當鄰近小眼B的興奮水平達到一定值時,才可能對小眼A產生側抑制作用;而且這種作用會隨著小眼B受到刺激的強度增大而加強;受照的鄰近小眼數增多,它們所產生的抑制作用也增強。另外,當小眼B對小眼A產生抑制作用時,再光照另一個小眼C(小眼C遠離A而鄰近B),則小眼B對小眼A的抑制便減弱了,這叫做去抑制現象。

側抑制作用在許多動物的視覺系統里都能表現出來。例如,在昆蟲的視網膜第一級單極神經元上,在脊椎動物視網膜的雙極細胞上,在神經節細胞感受野里,在外側膝狀體以及視皮層細胞中都能產生側抑制。側抑制有利於視覺從背景中分出對象,尤其在看物體的邊角和輪廓時會提高視敏度,使對比的差異增強。在色覺方面,由於具有不同光譜感受性的神經元之間的相互抑制作用,可能形成顏色的拮抗效應(紅和綠,黃和藍的成對拮抗效應)。在其他感覺系統里,側抑制也發生作用。例如,在聽覺系統中,耳蝸神經纖維的側抑制可以加強對音高的辨認。在皮膚上,側抑制有助於觸點的定位。

關於「側抑制」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