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防癆學會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中國防癆學會(Chinese Antituberculosis Association,CAA),中國防癆工作者的學術性群眾團體。其宗旨是團結全國防癆科技工作者,繁榮發展防癆科學技術事業,促進防癆科學技術的普及和推廣。

中國防癆協會在結核病流行十分嚴重的1933年10月21日於上海成立,推舉各界人士50位為理事(其中常務理事10名),監事6名,名譽會長1名,名譽副會長6名,組成第一屆理事會、首任理事長為牛惠生(後改為陸伯鴻)。此後平津、廣州、福州等地組織分會開展工作。抗日戰爭爆發後工作中斷,抗戰勝利後,防癆協會著後恢復,當時已有13個省、市建立相應組織。1948年 1月由上海市發起召開了各地防癆協會代表大會,大會通過了協會章程、選舉產生由25名理事(其中常務理事 6人)組成第二屆理事會,顏惠慶任理事長,中國防癆協會的會徽(見圖)。1950年協會遷至北京。1953年召開了有61人參加的中國防癆工作代表會議,會議討論通過了新的章程,選出第三屆理事會。此後,工作有很大進展。1966年因「文化大革命」運動,協會活動中止。1978年重新恢復,1984年和1989年先後舉行第四次和第五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曾修改協會章程。至1991年已會員1萬6千餘人。

中國防癆協會目前受衛生部和中國科學技術協會雙重領導,除海南省以外的29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及7個計劃單列市均設有分會。台灣也有防癆協會組織。自1990年起協會下設5個工作委員會及5個專業委員會。

協會每4年舉行一次綜合性結核病學術會議,每年組織2~3次專題學術會議或座談會。此外,還攝製科普影片及錄像,製作幻燈片、宣傳畫冊;召開防癆宣傳教育經驗及表彰大會,參加全國衛生科普宣傳展覽,為全國防癆工作者舉辦各種培訓班,出版防癆書籍等。

協會出版專業科技刊物一種,即《防癆通訊》,1948年創刊。1966年停刊,1979年復刊,改名《中國防癆通訊》。

中國防癆協會是國際防癆聯合會的成員。國際防癆聯合會於1988年後改名國際防癆和肺病聯合會(IUATLD)。

國際防癆聯合會及各國防癆協會均以雙十字為標誌。雙十字象徵一把寶劍用以斬殺癆魔。兩條橫線代表著寶劍的把柄。中國防癆協會的標誌將這兩橫線稍向上彎曲,象中國營造學的起檐形態,以表示中國的民族風格。

醫學 - 醫學組織和學術團體
紅十字會 - 世界衛生組織 - 國際健康教育聯盟 - 國際護士會 - 中華醫學會 - 中華護理學會 - 中國防癆學會 - 中國藥學會 - 中國醫學科學院 - 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 - 軍事醫學科學院
關於「中國防癆學會」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