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陰符經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黃帝陰符經》,著作名。簡稱《陰符經》,道教經典。一般認為系道教修鍊專著。全稱《黃帝陰符經》。《新唐書.藝文志》歸入道家類。一卷。作者及成書年代,論說甚多。據考證,書出唐代之前,但作者並非前人所稱的黃帝、寇謙之或李筌。今人王明認為,出於北朝一隱者。經文有300餘字及400餘字兩種,因其主要文句一致,故兩者並傳。傳本有分為三篇(章)者:

上篇《神仙抱一演道章》。以陰陽五行論述學道修鍊,須用心觀執,奉天而行,使心之所圖,合於天道,並以聖人能體天得機者,萬變而愈盛的道理,闡明「天人合發,萬變定基」,才能長生久視,達到養生修鍊的目的。

中篇《富國安民演法章》。根據陰陽五行動靜變化,說明天地萬物與人之間的關係。經文有云:天地盜取萬物,萬物盜取人,人盜取萬物。謂三者更相為盜,乃自然之理,人愜其宜則吉,乖其理則凶。強調必須善用天機道德之氣,探明陰陽五行、日月運行變化,適時而食,相機而動,使人身得到調理,固躬養命,萬物得以相安。

下篇《強兵戰勝演術章》。闡述學道、修鍊須戒目收心,無邪妄動。凡舉事發機,如飲食衣服,鞠養身命,餐霞服氣,辟穀休糧,務合天道,可年壽長永。若養之太過,役心損慮,反將短壽。是以強調「自然之道不可違」,即凡能順應陰陽相推之理,把握陰陽相勝之術,潛心修鍊者,才可長生久視,生生不滅。

陰符經》在道教史上,常與《道德經》、《南華真經》並列,或以其為承漢魏六朝啟宋元之代表作。歷代文士因其深有理致而頗為重視,對宋代理學家周敦頤、程頤、朱熹等哲學思想有較大影響。宋黃震對《陰符經》則多貶斥,見解迥異。

注本浩繁,見解各異。《通志》著錄達39種,《正統道藏》所收注本不下20餘種。影響較大者有唐李筌、張果的《陰符經注》,宋朱熹的《陰符經考異》。李筌注見於《陰符經集注》及《陰符經疏》中。宋夏元鼎《陰符經講義》以丹法釋之,別為一家。

關於「黃帝陰符經」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