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疽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風疽,病名。指下肢血脈曲發瘡難愈之潰瘍。出《諸病源候論》卷三十三。多因濕熱阻滯肌膚,或留於經絡血脈而發。該證多發於下肢,尤以脛部為常見。證見患部血脈攣曲痛癢,搔之多潰爛而流黃水,甚則赤熱焮腫,纏綿難愈。繼發感染則多並發全身寒熱,或兼腹股溝淋巴結腫大。治宜消熱解毒祛風利濕,方選消風散,或三妙丸內服,外擦宜用青黛散,或三石散。相當於現代之下肢靜脈曲張,或因繼發感染後之症候群

關於「風疽」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