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醫學/我國衛生戰略
醫學電子書 >> 《預防醫學》 >> 衛生保健戰略 >> 我國衛生戰略 |
預防醫學 |
|
目錄 |
一、我國衛生戰略目標
1986年,我國政府明確表示對「2000年人人享有衛生保健」全球戰略目標的承諾;1988年進一步闡明實現該戰略目標是2000年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總目標的組成部分。在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年規劃和第八個五年計劃綱要中,提出我國衛生保健事業將貫徹《預防為主、依靠科技進步、動員全社會參與、中西醫並重、為人民健康服務》的方針,據此確定了90年代我國衛生事業發展的戰略重點是農村衛生和預防保健。1990年,衛生部與國家計委、農業部、國家環保局、全國愛委會聯合發布了《我國農村實現「2000年人人享有衛生保健」的規劃目標》(簡稱《規劃目標》),提出了初級衛生保健的最低限標準。
從70年代末開始,我國和WHO及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合作,在我國建立了5個初級衛生保健合作中心和6個農村衛生示範縣,隨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相繼建立了初級衛生保健試點縣。
80年代以來,國際上探索著兩種不同目的的衛生保健戰略目標。一種是WHO提出的全球戰略目標。另一種是歐美等一些已開發國家的衛生保健戰略,目的是在擺脫醫療費用急劇上升造成的沉重負擔,把戰略的重點由醫療轉向預防,開展社區保健和自我保健,加強健康教育,改變不良生活方式,促進健康。一些國家把戰略重點轉移到預防保健的成功,引導世界各國進一步研究制訂正確的戰略目標。
我國的衛生方針和國內外的經驗,推進了我國衛生保健戰略目標的實施,促進了我國預防保健戰略和策略的形成,深化與發展了我國的初級衛生保健。我國是一個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國家,預防保健資源不足,人口老齡化、城市化的趨勢加快,環境惡化,生態失衡,災害頻繁,要實現我國2000年預防保健戰略目標,關鍵在於結合國情,揚長避短,發揚我國衛生工作傳統和優勢,進一步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以較小的投入,取得較大的效益。我國衛生部在制訂了《規劃目標》的基礎上,疾病控制司、衛生監督司又組織制訂了《中國2000年預防保健戰略目標》,該目標形成了我國預防保健的戰略和策略,深化與發展了我國的初級衛生保健事業,推進初級衛生保健向更高層次和更高標準發展。
二、我國預防保健戰略
預防保健是預防疾病和增進健康,提高人群健康水平的綜合性衛生服務。預防保健目標應是國家衛生目標的具體體現,也是闡明國家衛生目標,衡量和評價人群健康水平的指標,是提出國家預防保健策略和改進國家衛生狀況的行動方案,加強預防保健是衛生部門90年代的戰略重點。
(一)戰略目標的制訂
1.
制訂預防保健戰略目標,加強預防保健戰略,進一步體現了預防為主的方針,也反映了疾病控制的必然趨勢和客觀需求。控制病因不明的疾病,預防慢性病和意外傷害等主要死亡原因,迫切需要開展健康教育,發展自我保健、家庭保健和社區保健,改變人群的行為和生活方式,這也是適應醫學模式轉變的客觀需要。
WHO提出的八條初級衛生保健要素中,至少有六條是預防保健的內容;衛生部提出的我國十三條初級衛生保健評價指標中,絕大多數是預防保健內容。因此,制訂在內容上更加具體的預防保健戰略目標,可以進一步充實和完善人人享有衛生保健的戰略目標。
2.指導思想
制訂預防保健戰略目標,應堅持以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年規劃和第八個五年計劃綱要所提出的我國衛生保健事業的方針。90年代預防保健是我國衛生事業發展的一個戰略重點,將預防保健納入政府規劃,與社會經濟協調發展,以提高全民族健康水平,作為指導思想。
3.制訂原則
(1)制訂預防保健戰略目標要從我國實際情況出發,預防保健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
(2)預防保健事業的發展速度優先於整個衛生事業的發展速度;
由於長期以來衛生資源的分配與衛生工作重點不相適應,必須調整衛生資源的分配政策,以保證預防保健這個戰略重點,不失時機地向預防保健傾斜。
(3)大衛生觀念,多部門與全社會參與;
所謂大衛生觀念,就是要站在宏觀的、社會發展和人類進步的高度來看待衛生工作,並依靠全社會的力量推進衛生工作,進行全方位的綜合治理,即衛生工作的社會發展觀和衛生工作的系統工程觀。大衛生觀念是與過去那種傳統的、狹義的對衛生工作的看法相比較而言的。傳統的觀念往往把衛生工作看孤立的工作,單純的技術性工作,看作是衛生部門自己的事。而大衛生觀念則把衛生工作看作是全社會的事業、全民的事業,看作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本要素;強調衛生工作的社會性、群體性,強調衛生工作是社會與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承認衛生工作與社會經濟發展之間的相互促進作用。以此觀念組織和指導預防保健,使制訂的預防保健目標既有廣泛的社會性和群眾性,又有充分的權威性及可行性。
(4)根據衛生問題的重要性確定重點,以健康狀況為中心制訂指標。即依據疾病重要性和衛生問題的危害性,預防保健對策的可行性,衛生信息的可提供性等原則,確定目標的重點。
(二)我國預防保健目標
《中國2000年預防保健戰略目標制訂研究》,依據我國社會和衛生事業發展以及人群健康狀況的實際情況,提出了到2000年,預防疾病的增進健康的五個目標列為預防保健總目標,也是國家衛生目標:
1.嬰兒死亡率在80年代末的基礎上降低30%。1989年嬰兒死亡率為44‰。
嬰兒死亡率不僅是衡量一個國家社會的發展水平,也是衡量兒童保健質量的主要指標,這個指標關係到人群平均壽命的高低。
2.1~4歲幼童死亡率降低到2‰。1987年為2.5‰,其中:城市0.9‰,農村3.0‰。
3.孕產婦死亡率下降一半,降低到50/10萬。1989年全國孕產婦死亡率為95/10萬活產數,其中城市為49.9/10萬活產數,農村為114.9/10萬活產數。
4.甲、乙類傳染病總發病率比1990年下降30%。1989年法定傳染病報告發病率為338/10萬,漏報率為50%,估計傳染病實際發病率超過500/10萬。
5.平均期望壽命提高到71歲。根據1985年國家統計局1%人口抽樣調查,全國人口平均期望壽命為68.9歲(男67.9歲,女71.0歲)。
平均期望壽命是根據某個國家或地區居民的年齡別死亡率估算某年齡的人能夠存活的年數。最常用的是出生時平均期望壽命,即0歲存活者今後預期尚能生存的平均歲數。這個指標反映了各年齡組的死亡率水平。
全球衛生戰略 | 初級衛生保健 |
關於「預防醫學/我國衛生戰略」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