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氏反應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赫克斯海默反應(Herxheimer reaction)又名雅里希-赫克斯海默反應,也有人稱其為赫克斯海默熱,因其為一種自限性、熱性發作性反應,簡稱為赫氏反應。是在感染性疾病進行特異性病原治療過程中的加重反應,表現為病情更為嚴重或惡化,是體內充滿被殺死的微生物及其代謝產物所致的過敏反應。可發生在青黴素治療鉤端螺旋體病、梅毒過程當中。

目錄

「赫氏反應」的發病機制

其原因可能是大劑量青黴素在短期內進入體內,殺死大量的鉤體等病原體同時釋放大量的異體蛋白、磷脂等,導致機體產生強烈的變態反應而出現赫氏反應。而小劑量青黴素進入體內,首先是抑制鉤體的繁殖,減輕臨床症状,逐步殺死鉤體,作用緩和。機體不致產生強烈的變態反應,故赫氏反應發生率較低。

「赫氏反應」的臨床表現

注射首劑青黴素或其他抗生素0.5~4h,多在2h內突然出現寒戰高熱頭痛、身痛、脈速、呼吸急促,原有症状加重,或出現低血壓休克等。反應一般在30min-1h消失。少數患者可迅速出現肺瀰漫性出血。

「赫氏反應」的預防

近年來有學者對青黴素的劑量提出了新的看法。認為小劑量用藥療效不佳,多次用藥易引起多次赫氏反應,故主張大劑量短療程青黴素配合糖皮質激素治療鉤體病,赫氏反應發生率大大降低。有報導稱青黴素治療鉤體病,赫氏反應的發生率約23%-83%。但是加用激素治療後,其發生率為4.6%-33%。所以,鉤端螺旋體病早期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可降低注射青黴素後的「赫氏反應」發病率,減輕臨床症状。

參考文獻

關於「赫氏反應」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