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痣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血痣,病名。皮膚或粘膜局部毛細血管持續擴張而引起的赤斑。見《外科正宗》卷四。多因先天性或肝經怒火鬱結而致。好發於面部、頸部或軀幹部,或可發於口腔粘膜等處。證見初起時,痣色鮮紅,或呈紫紅,境界分明,漸大如豆,略突出於皮面,表面光滑明亮,壓不褪色,若觸破表皮則流鮮血,所發數多不等,病程緩慢,可無自覺症状。治以外治為主,初起可外用水螄散,或用珍珠散外敷,直至痣消而愈。若破潰血出者,可敷貼花蕊石散。若出血甚者,宜內服涼血地黃湯。即血管痣

關於「血痣」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