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胺紫
A+醫學百科 >> 苯胺紫 |
亦稱「冒酜」。第一個人工合成的紫色染料。由英國化學家威廉.亨利.柏琴於1856年在合成奎寧的實驗中偶然發現獲得。微溶於熱水(呈紅紫色),溶於乙醇(呈現紫煞費苦心)和濃硫酸(呈橄欖綠色)。由含有甲苯胺的不純苯胺經硫酸和重鉻酸鉀氧化製得。用作著毛、絲綢等的染色劑。在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是合成染料取代天然染料的重要標誌。現已為性能更優良的同類染料所取代。
苯胺紫也是第一個人工合成的食用色素
出自A+醫學百科 「苯胺紫」條目 http://cht.a-hospital.com/w/%E8%8B%AF%E8%83%BA%E7%B4%AB 轉載請保留此連結
關於「苯胺紫」的留言: | ![]()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