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筋膜痛症候群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肌筋膜痛症候群(myofascial pain syndromes,MPS)是引起頸肩部、腰背部及關節周圍慢性疼痛諸病症的統稱,屬於中醫「痹症」範疇。是以慢性肌肉疼痛且伴有1個或多個觸發點為主要特徵的常見軟組織風濕病,也稱為肌筋膜觸發點痛症候群。所謂的觸發點,也稱為扳機點或激痛點,表現為骨骼肌或肌筋膜中可觸及的緊張性索條上高度局限和易激惹的點,當壓迫它時會產生牽涉痛、局部壓痛和自主神經反應等表現。MPS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中年多見,女性多於男性。

目錄

病因及發病機制

肌筋膜痛症候群是由於外傷、慢性勞損或外感風寒等原因引起人體肌肉、筋膜、肌膜的一種非特異性炎症性病變。一般有積累性勞損和突然用力引起的牽拉傷兩種情況,前者是人體持續過度牽拉而導致的慢性損傷,後者為突然的暴力使肌肉強烈收縮,肌肉筋膜的纖維突然斷裂而損傷。這些急慢性損傷在自我修復過程中,機化形成瘢痕並與周圍組織器官粘連(筋膜、骨突、韌帶、肌肉、神經等),血管受壓,局部血運和體液代謝發生障礙,周圍組織的動態平衡關係受到影響。無菌性炎症的產生,致痛物質和激肽類物質的釋放,運動時粘連的組織相互擠壓或牽拉,都會導致疼痛的發生和加劇。

中醫認為:不通則痛,痛則不通。這是一個惡性循環,必須得打破這個惡性循環。

臨床表現

臨床以病變局部酸痛、壓痛、肌肉僵硬、有沉重感或畏寒感症状為主。

疼痛

這是患者最為常見的主訴,多發生於肌肉損傷或過度使用後,典型的疼痛為深部位、定位差的持續性酸脹痛或鈍痛,呈緊束感或重物壓迫感。頸後、下腰、肩膀、胸部是本病最常累及的部位。夜間會痛醒、晨起有僵硬感,活動後疼痛有所減輕,勞累或傍晚又加重,與情緒、氣候環境有關。

功能異常

急性觸發點常常伴有自主神經反應,如皮膚滾動感、對觸摸和溫度高敏感、異常出汗、反應性充血、燒灼感和皮膚劃痕症等。

體征

觸發點的體征如下:觸診受累肌肉可發現局部壓痛點;用大約3kg的壓力按壓觸發點可產生患者主訴的疼痛;觸發點擊周圍肌肉呈緊繃感,可觸及硬結;受累肌肉活動範圍受限等。

診斷

MPS是引起肌肉疼痛的重要的原因,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統一的診斷標準和治療方案。常用的診斷標準是Simoms1990年提出的MPS診斷臨床標準:

主要標準

  1. 主訴區域性疼痛;
  2. 主訴疼痛或觸發點牽涉痛的預期分布區域的感覺異常;
  3. 受累肌肉可觸及緊張帶;
  4. 緊張帶內的某一點呈劇烈點狀觸痛;
  5. 在測量時,存在某種程度的運動受限。

次要標準

  1. 壓痛點重複出現主訴的臨床疼痛或感覺異常
  2. 橫向抓觸或針刺入帶狀區域觸發點誘發局部抽搐反應;
  3. 伸展肌肉或注射觸發點緩解疼痛。

若滿足5個主要和至少1個次要標準,才能確診為MPS。

鑒別診斷

  1. 纖維肌痛症候群:表現全身性關節及肌肉的疼痛,沒有明顯的牽涉痛
  2. 風濕性多肌痛:以近端肌群和頸肌疼痛和僵硬為主,可單側或雙側,沒有局限性壓痛點及牽涉痛。

治療

目前的治療原則是綜合治療。

病因治療

尋找和去除致病因子,是治療的前提,也是保證不再複發的關鍵。教育患者,改正不良姿勢,學會對疲勞的自我調節以及疼痛的自我處理。

物理治療

目前物理治療包括:等長收縮--放鬆運動、指針或缺血性壓迫法、肌肉按摩、冷、熱、電療。其中等長收縮--放鬆運動既可以減輕疼痛,又恢復神經肌肉功能及改善適應性,是一種重要的方法。

藥物治療

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資料顯示任何一種藥物可以根治MPS。主要是對症治療,比如:非甾體類抗炎藥鎮痛劑肌肉鬆弛劑糖皮質激素等。

有學者用針刀療法治療此病,主要是以松解詛咒的粘連為主要目的(針對中醫理論:不通則痛),另一方面在激痛處施術,產生較強的酸脹麻重的針感,迅速近期人體的應激反應,破壞疼痛病理神經反射通路循環的途徑(打破了前述惡性循環),並影響細胞內鉀離子及其他致痛物質的釋放,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炎症的吸收,從而達到疏通經絡、調暢氣血、解痙止痛的作用。

治療階段患者應該注意保暖,無受風寒,禁止繼續不良生活勞動方式。


參看

參考文獻

關於「肌筋膜痛症候群」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