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伯遜易位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羅伯遜易位(Robertsonian translocation)是指兩個近端著絲粒染色體在著絲處或其附近斷裂後融合成為一個染色體

結果染色體數目減少,長臂數不變,但短臂數減少兩條。此種現象於1916年為羅伯遜(W.Robert- son)所發現,故名。一般認為,在哺乳動物的核型進化中,著絲粒融合(特別是羅伯遜氏易位)是較普通的一種形式。例如,生活在以色列的竹根鼠(Spalaxehrenbergi)約有25對染色體,其中B組染色體有4對(B1、B2、B3、B4)。檢查4種不同群體(Ramla,Sa'ar,Dafna和Yiftah)的B組染色體,發現它們分別含有8對、6對、2對和對近端著絲粒染色體,顯示出這組染色體通過羅伯遜氏易位,由近端著絲粒染色體兩兩融合而變成中部著絲粒染色體的核型進化情形。人類的二十一三體症候群有2.5%-5%是由於多餘的一條21號染色體和14號染色體長臂易位,形成的核型為45,XX,der(14;21)(q10;q10)。

關於「羅伯遜易位」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