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性動脈瘤
A+醫學百科 >> 細菌性動脈瘤 |
細菌性動脈瘤是感染性心內膜炎的併發症之一。感染性心內膜炎指細菌、真菌或其他病原微生物直接感染產生的心瓣膜或心室壁內膜炎症,基本病理變化為心瓣膜表面附著由血小板、纖維蛋白、紅細胞、白細胞和感染病原體組織的贅生物。一旦此贅生物脫落,隨循環血流播散到身體其他部位產生栓塞,阻礙血流,或使得血管壁破壞,關閉囊性擴張形成細菌性動脈瘤。
細菌性動脈瘤可突然破裂,引起腦出血或蛛網膜下腔出血。
參看
參考文獻
- 感染性心內膜炎並發顱內動脈瘤漏診一例. 《臨床誤診誤治》 ISTIC -2010年5期
- 《實用內科學》陳灝珠主編
出自A+醫學百科 「細菌性動脈瘤」條目 http://cht.a-hospital.com/w/%E7%BB%86%E8%8F%8C%E6%80%A7%E5%8A%A8%E8%84%89%E7%98%A4 轉載請保留此連結
關於「細菌性動脈瘤」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